1.通“禀”,给食。
《韩非子·外储说(上)》:“南廓处士请为王吹竽,(齐)宣王说(悦)之,廪食以数百人。”《汉书·贡禹传》:“宜免为庶人,廪食。”又《晁错传》载其言守边备塞疏:“予冬夏衣,廪食。”《南史·临川静惠王宏传》附萧正德传载梁武帝诏:“今当宥汝以远,无令房累自己随,赦所在给汝廪饩。”唐杜牧《礼部尚书崔公行状》:“建立儒宫,置博士,设生徒,廪饩必具。”
2.通“凛”,寒冷,凛冽。
《楚辞》战国楚宋玉《九辩》:“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汉王逸注:“廪,一作‘凛’。”宋洪兴祖补注:“廪,与‘凛’同,寒也。”按:《文选》作“凛秋”。《文选》汉扬雄《甘泉赋》:“下隐潜以惨廪兮,上洪纷而相错。”唐李善注:“惨廪,寒貌。”《汉书·食货志(上)》载贾谊《论积貯疏》说上曰:“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晋挚虞《思游赋》:“吸朝霞以疗饥兮,降廪泉而濯足。”
3.通“懔”,小心谨慎,恐惧不安貌。按:《字彙》:“廪,又与‘懔’同,危惧也。”
《左传》哀公十五年:“以水潦之不时,无乃廪然陨大夫之尸。”晋杜预注:“廪然,倾动貌。”《韩非子·外储(右上)》:“鸟以数十目视之,人以二目视鸟,奈何不谨廪也?”汉贾谊《论积贮疏》:“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史记·孝文本纪论》:“廪廪乡改正服封禅兮,谦让未成于今。”《汉书·食货志》载之,唐 颜师古注引李奇曰:“廪廪,危也。”按:直,通“特”。清钱谦益《上高阳师相书》:“千百夫之长以及士卒,廪廪奔命,如不终日。”
分享到:
《韩非子·外储说(上)》:“南廓处士请为王吹竽,(齐)宣王说(悦)之,廪食以数百人。”《汉书·贡禹传》:“宜免为庶人,廪食。”又《晁错传》载其言守边备塞疏:“予冬夏衣,廪食。”《南史·临川静惠王宏传》附萧正德传载梁武帝诏:“今当宥汝以远,无令房累自己随,赦所在给汝廪饩。”唐杜牧《礼部尚书崔公行状》:“建立儒宫,置博士,设生徒,廪饩必具。”
2.通“凛”,寒冷,凛冽。
《楚辞》战国楚宋玉《九辩》:“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汉王逸注:“廪,一作‘凛’。”宋洪兴祖补注:“廪,与‘凛’同,寒也。”按:《文选》作“凛秋”。《文选》汉扬雄《甘泉赋》:“下隐潜以惨廪兮,上洪纷而相错。”唐李善注:“惨廪,寒貌。”《汉书·食货志(上)》载贾谊《论积貯疏》说上曰:“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晋挚虞《思游赋》:“吸朝霞以疗饥兮,降廪泉而濯足。”
3.通“懔”,小心谨慎,恐惧不安貌。按:《字彙》:“廪,又与‘懔’同,危惧也。”
《左传》哀公十五年:“以水潦之不时,无乃廪然陨大夫之尸。”晋杜预注:“廪然,倾动貌。”《韩非子·外储(右上)》:“鸟以数十目视之,人以二目视鸟,奈何不谨廪也?”汉贾谊《论积贮疏》:“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史记·孝文本纪论》:“廪廪乡改正服封禅兮,谦让未成于今。”《汉书·食货志》载之,唐 颜师古注引李奇曰:“廪廪,危也。”按:直,通“特”。清钱谦益《上高阳师相书》:“千百夫之长以及士卒,廪廪奔命,如不终日。”
发布时间:2019-04-15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8648.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