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四)

    1.通“第”,但,只管,尽管;姑且,暂且。按:一说“弟”、“但”音近,假借为“但”。
《史记·袁盎传》:“君弟去,臣亦且亡,辟五亲,君何患!”宋王禹偁《答张扶书》:“若弟取其《书》之所谓‘吊由灵’,《易》之所谓‘朋合簪’者,模其语而谓之古,亦文之弊也。”宋洪迈《夷坚丙志·吴旺诉冤》:“今事已久,不能复直,弟欲世人一知耳。”
2.通“第”,宅第;门第。
《史记·荆燕世家》:“臣观诸侯邸弟百馀,皆高祖一切功臣。”《汉书·高帝纪(下)》:“赐大弟室。”《金石萃编·唐故义兴周夫人墓志铭》:“药饵无救,遂终于延康之私弟。”《金石续编·唐故张君之铭》:“构疾一宵,遂殒私弟。”《资治通鉴》汉成帝阳朔二年:“皆罢令就弟。”胡三省注:“弟,与‘第’同。《汉书》率作‘弟’。”陈端生《再生缘》第三十九回:“尹氏王妃回到府弟,就把那诰封之事一一说与合家知道。”
3.通“第”,次第;等第。
《吕氏春秋·原乱》:“乱必有弟。”注:“弟,次第也。”按:“弟”一本作“第”。《史记·循吏列传》:“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弟为鲁相。”又《孔子弟子列传》:“自子夏,门人之高弟也。”注:“谓才优而品第高也。”《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録弟下。”(宋娄机《班马字类》卷四:“音次第之第。”)又《朱博传》:“以高弟入为长安令。”唐王叔平《唐故监察御史裏行太原王公墓志铭》:“太历七年,进士擢弟。”五代 李璨《唐颖州开元寺钟铭》:“遂次弟行乞于里巷。”清端方《请平汉满畛域密折》:“且以其党人投入军队其弟一策则欲鼓动兵变,其弟二策则欲揭竿倡乱之时,官军反为彼用。”
4.通“递(遞)”。按:参看蒋礼鸿《义府续貂》第109页。
宋欧阳修《时论·塞垣》:“兹乃不图豫备疆场,偷取安逸,弟弟相付,贻後世学患。”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4-15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8688.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