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絃”。
《礼记·乐记》:“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又:“正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疏:“谓以琴瑟之弦,歌此《诗》、《颂》也。”《文选》南朝宋颜延年(延之)《拜陵庙作》诗:“万纪载弦吹,千载记旒旌。”《宋书·陶靖節传》:“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迳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又《乐志(一)》:“寻庙祠,依新仪注,登歌(歌)人上殿,弦管在下。”《魏书·李彪传》:“恐闺门既异,出入生疑;弦柱既易,善者或谬。”唐顾雲《池阳醉歌赠匡庐处土姚杰》诗:“弦索紧快管声脆,急曲碎拍声相建。”《旧唐书·温庭筠传》:“能遂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宋史·乐志·琴律》:“革为燥湿薄,丝有弦柱,缓急不齐,故二者其声难定。”
2.通“胘”,牛胃。
唐兰《长沙马王堆汉轪侯妻辛追墓出土随葬遗策考释》〔弦脯一笥〕:“弦脯,‘弦’即‘胘’字。《说文》:‘牛百葉也。’《广雅·释器》:‘胃谓之胘’上文肮脯是羊胃,此是牛胃,出土竹笥木牌有‘胘脯笥’。”
分享到:
《礼记·乐记》:“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又:“正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疏:“谓以琴瑟之弦,歌此《诗》、《颂》也。”《文选》南朝宋颜延年(延之)《拜陵庙作》诗:“万纪载弦吹,千载记旒旌。”《宋书·陶靖節传》:“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迳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又《乐志(一)》:“寻庙祠,依新仪注,登歌(歌)人上殿,弦管在下。”《魏书·李彪传》:“恐闺门既异,出入生疑;弦柱既易,善者或谬。”唐顾雲《池阳醉歌赠匡庐处土姚杰》诗:“弦索紧快管声脆,急曲碎拍声相建。”《旧唐书·温庭筠传》:“能遂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宋史·乐志·琴律》:“革为燥湿薄,丝有弦柱,缓急不齐,故二者其声难定。”
2.通“胘”,牛胃。
唐兰《长沙马王堆汉轪侯妻辛追墓出土随葬遗策考释》〔弦脯一笥〕:“弦脯,‘弦’即‘胘’字。《说文》:‘牛百葉也。’《广雅·释器》:‘胃谓之胘’上文肮脯是羊胃,此是牛胃,出土竹笥木牌有‘胘脯笥’。”
发布时间:2019-04-15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8697.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