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三)

    1.通“瘉”、“癒”,瘥,病癒,治癒。
《左传》昭公二十年:“相从为愈。”晋杜预注:“愈,差(瘥)也。”《正义》:“病差(瘥)也。”《史记·高祖本纪》:“病愈。”又《封禅书》:“病少愈,彊与我会甘泉。”又《韩信卢绾列传》:“幸上病愈。”汉刘向《说苑·建本》:“人皆知以食愈饥,莫知以学愈愚。”《三国志·魏书·华佗传》:“试作热食,得汗则愈。”又:“语其节度,舍去辄愈。”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滱水》:“水出西北暄谷,其水温热若汤,能愈百疾,故世谓之温泉焉。”唐柳宗元《愈膏肓疾赋》:“非药曷(何)以愈疾,非兵胡以定乱。”《金匮要略》:“下利(痢),脈数而渴者,今自愈。”《红楼梦》第六十二回:“因天气和暖,黛玉之疾渐愈。”
2.通“谕”,理解。
《淮南子·齐俗训》:“瞽师之放意相物,写神愈舞,而形乎絃者,兄不能以喻弟。”马宗霍旧注参正:“愈,通作‘谕’。……瞽师目不能见,而形乎絃者,其声乐能赴舞者之节。”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4-17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9072.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