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柭”,括,箭末衔弦处。按:《玉篇》:“柭,矢末也。”
《诗经·秦风·驷铁》:“公曰左之,舍拔则获。”毛传:“拔,矢末也。”汉郑玄笺:“舍拔则获,言公善射。”
2.通“茇”,草。拔舍,在草野息宿。按:参看清高翔麟《说文字通》卷一。
《左传》僖公十五年:“秦获晋侯以归晋大夫,反首拔舍,从之。”按:《诗经·召南·甘棠》:“召伯茇舍。”唐孔颖达疏:“草中止舍,故云茇舍。”《汉书·刑法志》:“夏拔舍以苗。”唐颜师古注:“拔舍,草止,不妨农也。”清王先谦补注:“拔,当为‘茇’。”
3.通“跋”,草行。
汉武都太守扶风茂陵耿勋碑:“陟降山谷,经营拔涉,草止露宿。”《隶释》:“以‘拔’为‘跋’。”
4.通“跋”,践踏。
《诗经·豳风·狼跋》,按:“跋”字或作“拔”(见唐陆德明《经典释文》)。
5.通“跋”。拔扈,即“跋扈”,专横。
《诗经·大雅·皇矣》:“无然畔援。”汉郑玄笺:“畔援,犹拔扈也。”《文选》汉张衡《西京赋》:“缇衣,睢盱拔扈。”唐李善注:“‘拔’与‘跋’古字通。”《梁书·侯景传》:“侯景专制河西十四年,常有飞扬拔扈之志。”
分享到:
《诗经·秦风·驷铁》:“公曰左之,舍拔则获。”毛传:“拔,矢末也。”汉郑玄笺:“舍拔则获,言公善射。”
2.通“茇”,草。拔舍,在草野息宿。按:参看清高翔麟《说文字通》卷一。
《左传》僖公十五年:“秦获晋侯以归晋大夫,反首拔舍,从之。”按:《诗经·召南·甘棠》:“召伯茇舍。”唐孔颖达疏:“草中止舍,故云茇舍。”《汉书·刑法志》:“夏拔舍以苗。”唐颜师古注:“拔舍,草止,不妨农也。”清王先谦补注:“拔,当为‘茇’。”
3.通“跋”,草行。
汉武都太守扶风茂陵耿勋碑:“陟降山谷,经营拔涉,草止露宿。”《隶释》:“以‘拔’为‘跋’。”
4.通“跋”,践踏。
《诗经·豳风·狼跋》,按:“跋”字或作“拔”(见唐陆德明《经典释文》)。
5.通“跋”。拔扈,即“跋扈”,专横。
《诗经·大雅·皇矣》:“无然畔援。”汉郑玄笺:“畔援,犹拔扈也。”《文选》汉张衡《西京赋》:“缇衣,睢盱拔扈。”唐李善注:“‘拔’与‘跋’古字通。”《梁书·侯景传》:“侯景专制河西十四年,常有飞扬拔扈之志。”
发布时间:2019-04-17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9528.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