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筳”。挺专,即“筳”,古占法之一。
《後汉书·方术传》“挺专”注:“挺专,折竹卜也。”按:“挺”当作“筳”,“专”当作“篿”。《离骚》作筳篿,注云:“筳,小折竹也。楚人名结草折竹以卜曰篿。”
2.通“脡”,乾肉条。
《仪礼·乡饮酒礼》:“荐脯五挺,横祭于其上。”注:“挺,犹胆也。”唐 陆德明《经典释文》:“(挺)本亦作脡。’”唐刘肃《大唐新语·极谏》:“陇右诸州,人户寡少,供侍车驾,备挺稍难。”
3.通“莛”,草茎。按: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鼎部》:“挺,叚(假)借为‘莛’。”
《说苑·善说》:“子路曰:‘建天下之鸣钟,而撞之以挺,岂能发其声乎哉!’”晋左思《吴都赋》:“结根比景之阴,列挺衡山之阳。”《文选》晋潘岳《射雉赋》:“瞻挺穟之倾掉,意淰跃而振踊。”徐爱注:“挺穟,草茎也。”
分享到:
《後汉书·方术传》“挺专”注:“挺专,折竹卜也。”按:“挺”当作“筳”,“专”当作“篿”。《离骚》作筳篿,注云:“筳,小折竹也。楚人名结草折竹以卜曰篿。”
2.通“脡”,乾肉条。
《仪礼·乡饮酒礼》:“荐脯五挺,横祭于其上。”注:“挺,犹胆也。”唐 陆德明《经典释文》:“(挺)本亦作脡。’”唐刘肃《大唐新语·极谏》:“陇右诸州,人户寡少,供侍车驾,备挺稍难。”
3.通“莛”,草茎。按: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鼎部》:“挺,叚(假)借为‘莛’。”
《说苑·善说》:“子路曰:‘建天下之鸣钟,而撞之以挺,岂能发其声乎哉!’”晋左思《吴都赋》:“结根比景之阴,列挺衡山之阳。”《文选》晋潘岳《射雉赋》:“瞻挺穟之倾掉,意淰跃而振踊。”徐爱注:“挺穟,草茎也。”
发布时间:2019-04-17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9632.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