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奄”,奄有。
《国语·吴语》:“今君掩王东海。”
2.通“奄”。掩忽,即“奄忽”。
《隶释》九《郭仲奇碑》:“掩忽徂亡。”又《隶续》三《严訢碑》:“何億(意)掩忽藏。”宋洪适释均以“掩”为“奄”。
3.通“馣”,香。
《文选》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方草罗生……越香掩掩。”按:《广雅·释训》清王念孙疏证:“《释器》云:‘馣,香也。重言之则曰馣馣。……宋玉《高唐赋》云:‘越香掩掩。’‘掩’与‘馣’通。”掩掩,即香气浓郁。
分享到:
《国语·吴语》:“今君掩王东海。”
2.通“奄”。掩忽,即“奄忽”。
《隶释》九《郭仲奇碑》:“掩忽徂亡。”又《隶续》三《严訢碑》:“何億(意)掩忽藏。”宋洪适释均以“掩”为“奄”。
3.通“馣”,香。
《文选》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方草罗生……越香掩掩。”按:《广雅·释训》清王念孙疏证:“《释器》云:‘馣,香也。重言之则曰馣馣。……宋玉《高唐赋》云:‘越香掩掩。’‘掩’与‘馣’通。”掩掩,即香气浓郁。
发布时间:2019-04-17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9647.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