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栏目
  • 通假字
  • “班(二)”·通假字

    通“掰”。 《尚书·舜典》:“班瑞于群后。”《国语·周语》:“而斑先王之大物。”...

    “班(一)”·通假字

    1. 通“斑”,斑点;杂色。班駮,即“斑驳”,色杂不纯貌。班白,即“斑白”。班蘭,即“斑斓”,颜色错杂鲜艳。按:清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文部》:“斑者……又或作‘班’为之。” 《礼记·王制》:“班白者不提挈。”注:“杂色曰班。”《汉书·南蛮西南夷传序》:“...

    “珠”·通假字

    通“朱”,朱砂。按:《字彙补·玉部》:“珠,又与‘朱’通,朱砂也。” 《後汉书·袁安传》附袁逢:“袁逢後为司空,卒於执金吾,朝廷以逢当为三老,特优礼之,赐以珠画特诏祕器。”注:“以朱砂画之也。‘珠’与‘朱’同;祕器,木棺也。”按:《汉书·佞幸传·董贤》:“...

    “珊”·通假字

    [珊珊]shanshan 同“姗姗”,形容走路慢腾腾的样子。 清 宣鼎《夜雨秋灯录三集·记钱姬假途脱籍事》:“有某者,蜀中大贾也,旅於吴,慕姬名,备蜀锦十端,踵门请见,丽珊珊来迟,贾恨相见晚。”清 周友良《珠江梅柳记》卷二:“有二美者,珊珊来迟。”...

    “珍(三)”·通假字

    通“镇”,即“镇纸”之“镇”,压。 《周礼·春官·典瑞》:“珍圭以徵守。”注:“杜子春曰:“‘珍当为镇。”书亦或为‘镇’。”清 孙诒让正义:“《玉藻》注引此经亦作‘镇’。”清 钱坫《十经文字通正书》卷十四据此谓:“‘镇’正字,‘珍’假字,‘珍’与‘镇’...

    “珍(二)”·通假字

    1.通“”,乖戾。 《荀子·正名》:“故知者论道而已矣,小家珍说之所愿皆衰矣。”刘师培补释:“珍,疑作‘紾’。‘抮’同。《广雅》:‘抮,盩也。’《孟子》赵注云:‘紾,戾也。’……则‘紾说’即僻违乖戾之说。” 2.通“袗”。 《孟子·尽心(下)》:“被袗衣。”...

    “珍(一)”·通假字

    通“殄”,...

    “玷(二)”·通假字

    通“忝”,辱(自谦之词),忝列,忝为。 唐 杜甫《春日江村》诗:“岂知牙齿落,名玷荐贤中。”宋 苏轼《颖川到任谢执政启》:“人参两禁,每玷北扉之荣。”宋 曾鞏《代皇子免延安郡王第一表》:“非智能足以谋国,劳烈足以及人,属在休明,讵容玷冒。”...

    “玷(一)”·通假字

    通“ ”(今通作“掂”)。按:《集韵》:“ 挅,以手称物,或作‘玷’。” 《庄子·知北遊》:“大马(大司马)之捶钩者,年八十矣,而不失豪芒。”注:“玷捶钩上轻重,不失豪(毫)芒。”按:玷捶,即“ 挅”,《集韵》谓“以手称物”。...

    “玩(二)”·通假字

    通“顽”。 《敦煌变文集·舜子变》:“从此後阿爷两目不见,母即玩遇(愚)负薪诣市。”...

    “玩(一)”·通假字

    通“忨”。按:《说文》:“忨,贪也。”按:清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乾部》:“玩,叚(假)借为‘忨’。”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侵欲无厌,规(玩)求无度。”唐 孔颖达疏:“(玩)俗本作‘规’。服、王、孙皆注云:‘玩,贪也。’……一本或作‘规’,谬也。”宋 周煇...

    “玦”·通假字

    通“决”,射箭钩弦之具。 《礼记·内则》:“右佩玦捍。”清孙希旦《集解》:“‘玦’当作‘决’。”...

    “璧(二)”·通假字

    通“辟”。 《淮南子·览冥训》:“璧裘无理。”注:“璧读辟。”...

    “璧(一)”·通假字

    通“擗”。 汉《费凤碑》:“诸姑咸璧踊。”...

    “瑬”·通假字

    通“旒”,旂上下垂之装饰物(参看《正字通》)。 《宋书·礼志》:“鸾辂驾回马,旂九瑬。”...

    “瑩(二)”·通假字

    通“研”,研磨,研治。按:“瑩”、“研”双声,瑩在青韵,研在先韵,旁转(说本陆宗达 王宁《说文解字与本字本义的探求》)。 《苍颉篇》:“瑩,治也。”《周书·苏绰传》:“夫良玉未剖,与瓦石相类,及其剖而瑩之,玉石始分。”...

    “瑩(一)”·通假字

    1.通“”,惑。 《庄子·齐物论》:“是黄帝之所聽荧也,而丘也何足以知之。”唐 陆德明《经典释文》:“熒,通‘瑩’,而此‘熒’又通‘’,本亦作‘瑩’。”唐 成玄英疏:“聽瑩,疑惑不明之貌也。”《孔子家语·始诛》:“其谈说足以饰衺瑩众。”三国魏王肃注:“瑩,...

    “瑟(二)”·通假字

    通“释”。 《诸病源候论》:“云了者,是瑟然病除,神明了然之状。”...

    “瑟(一)”·通假字

    1.通“索”。按:《正字通》:“‘瑟’与‘索’通。” 《楚辞》战国楚宋玉《九辩》:“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萧瑟,即“萧索”。 2.通“索”。瑟居,即“索居”,孤独的生活。 南朝梁武帝《游鐘山大爱敬寺》诗:“瑟居超七净,梵住踰八禅。”明杨慎《重寄张愈光》...

    “王(三)”·通假字

    通“玉”。按:《广韻·燭韻》:“玉,《说文》本作‘王’,隸加点以别‘王’字。” 《周礼·天官·九嫔》“赞玉 ”汉 郑玄注:“故书‘玉’为‘王’,杜子春读为‘玉’。”《韩非子·喻老》:“文王见詈於王门,颜色不变。”陈奇猷集释引清卢文弨曰:“王,即古‘玉’...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