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

    名言: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 注释: 唯、阿: 应答之语气词, 无实意。 句意: 嗯与哦......

  • 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名言: 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注释: 资: 凭借, 帮助。 句意: 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师;......

  •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名言: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注释: 辩: 狡辩, 浮词。 句意: 善的不浮华狡辩, 浮华狡辩的不善。 出处......

  • 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恶者,天报之以祸。

    名言: 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恶者,天报之以祸。 句意: 行善的人, 上天以福报答他; 作恶的人, 上天以......

  • 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

    名言: 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 句意: 口说好话, 行动上却是作恶, 这是国家的祸害。 出处: 《荀子·......

  • 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与天地矣。

    名言: 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与天地矣。 注释: 息: 停止。参: 参与, 与……相配。 句意: 积善而......

  • 无留善,无宿问。

    名言: 无留善,无宿问。 注释: 宿: 夜、隔夜。 句意: 见善即行, 决不留滞; 有疑即问, 不等过夜。 出......

  • 生, 人之始也; 死, 人之终也。终始俱善, 人道毕矣。

    名言: 生, 人之始也; 死, 人之终也。终始俱善, 人道毕矣。 注释: 毕: 全、......

  •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名言: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注释: 性: 本性。伪: 人为。 句意: 人本性恶, 善是人为的。 出处: 《......

  • 见其可欲也,则必前后虑其可恶也者。

    名言: 见其可欲也,则必前后虑其可恶也者。 句意: 见到那想要的东西, 就一定前后考虑它的可恶的地方。 ......

  •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名言: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句意: 与人说善言, 比布帛还要温暖; 以言伤人, 比用......

  • 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

    名言: 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 注释: 术......

  •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

    名言: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 注释: 先: 倡导......

  • 端悫顺弟,则可谓善少者矣;加好学逊敏焉,则有钧无上,可以为君子者矣。

    名言: 端悫顺弟,则可谓善少者矣;加好学逊敏焉,则有钧无上,可以为君子者矣。 注释: 悫: 诚实、谨慎。......

  • 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

    名言: 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 注释: 厌: 满足。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