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妙者为上,精工者次之。此着力不着力之分,学之者不必专一而

2018-11-16 可可诗词网-古代散文名句 https://www.kekeshici.com

【注释】

选自明·谢榛《四溟诗话》。

自然妙者为上:指有真情、出于自然、不为文造情的诗作为上品。

精工者次之:指雕琢过分,露出人工痕迹的作品为次等。

【赏析】

谢榛论诗,崇尚自然美。要求诗歌创作应出于自然,像《古诗十九首》和《饮马长城窟行》那样,“平平道出,且无用工字面,若秀才对朋友说家常话,略不作意”。他称赞唐代诗人杜甫“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自然吟出,如同口语,特别重视和强调诗歌创作应该自然天成。他说:

“自然妙者为上,精工者次之。此着力不着力之分,学之者不必专一而逼真也。”

意思说:自然超妙、有真情的诗歌是上品,雕琢过分、露出人工痕迹的次一等。这是情感表达上是否真情流露的分别,学习的人不必专一模仿以求逼真的效果。

谢榛处在明代拟古之风盛行诗坛的时代,他本人也主张复古,标举盛唐,但与后七子领袖人物李攀龙、王世贞等不同的是,他十分重视感兴,强调主观情感在创作中的主导作用。因此,针对当时拟古主义“恶变而尚同,去情而悦貌”(陶望龄《徐文长三集序》)的现实,他极力倡导自然之美,强调“直写性情”,赞扬《敕勒歌》的作者斛律金“不知书,同于刘、项,能发自然之妙。”他认为,自然超妙、有真情的诗作是上品,雕琢过分、露出人工痕迹的为次等,区分在于诗人创作时是否有真情流露,自然天成。他强调说:“诗有天机,待时而发,触物而成,虽幽寻苦索不易得也。”就是强调做诗要出于自然,写出真情。这与他重感兴,主张“意随笔生,不假布置”,“漫然成篇”的思想是一致的。

然而,谢榛并不否认“成篇之后”的修改和加工。他把诗比作造物,声言“一字不工,乃造物不完”,“一句龃龉,则损一篇元气”,所以,“诗不厌改,贵乎精也”。认为只有经过反复地修改加工,才能“完其造物”。与此同时,谢榛又特别强调,修改和加工必须不露人工痕迹,只要改得好,能够“由工入微,不露痕迹”,达到工巧的诗作,亦可称为上品。而那些刻意求工、雕琢过分的作品,与自然超妙之作相较,自然是次之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