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人者,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

2018-11-17 可可诗词网-古代散文名句 https://www.kekeshici.com

【注释】

选自清·黄宗羲《原君》。原君,推究、研究做君王的道理。原,探究事物的根本和真相。《原君》系《明夷待访录》中的一篇。

释:解除,消除。

【赏析】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早年拜理学家刘宗周为师,深受刘氏唯物主义思想影响。明亡后,黄宗羲积极参加抗清斗争,曾奉鲁王之命到日本乞师。郑成功死后,黄宗羲感到复明无望,便把心力放在讲学和著述上,成果斐然。他的《原君》继承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对君主的来源、职分、民众对君主的好恶作了系统全面的论述,具有朴素的民主主义思想:

“古有人者,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

意思说:古代有这样的人,不以个人的私利为利,而是让天下人得到利益;不以个人的祸患为害,而是使天下的百姓解除祸害,这个人所付出的勤劳必然超过天下人千百倍。

作者认为,人类远古时代,没有一个高高在上的君主统治天下,那时候,人人都是自私自利的,只顾自己,“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没有人愿意为了公众的利益去兴利除弊。后来,有人出来,愿意承担起“使天下受其利”的公益责任,这样的人没有自私自利之心,不以一己的私利为利益,而是要让天下人得到利益;不以个人的祸患为祸害,而是要使天下的百姓解除祸害,自己却不从中享受任何利益和特权。这种舍己为公的人在古代有唐尧、虞舜这一类贤君。他们是人们心目中最理想的君王,他们所付出的勤劳也必然超过天下人的千百倍。

古代君王是专门利人的,其真正的职责就是为天下人兴利除弊,尧舜等理想的君王都是以“使天下受其利”,“使天下释其害”为使命,付出了“千万倍之勤劳”,备受艰辛,“而己又不享其利”。因此,君王这一职位纯粹是个苦差事,没有人愿意去做的,如许由、务光之流。有的人做了国君却不愿意一直干下去,更不想传诸子孙,如尧、舜之辈,而有的人做了国君,欲罢不能,不得已才硬着头皮干下去。所以,在古代社会,要物色一个真正贤明的君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当然,作者的这种推论,是从人的“自私自利”本性出发的,所以有一定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