缇萦
【出典】 《史记》卷一○五《仓公列传》:“太仓公者,齐太仓长,临菑人也,姓淳于氏,名意。”“文帝四年中,人上书言意,以刑罪当传西之长安。意有五女,随而泣。意怒,骂曰:‘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于是少女缇萦伤父之言,乃随父西。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虽欲改过自新,其道莫由,终不可得。妾愿入身为官婢,以赎父刑罚,使得改行自新也。’书闻,上悲其意,此岁中亦除肉刑法。”
【释义】 汉时,少女淳于缇萦上书汉文帝,要求代父赎刑,使汉文帝废除了肉刑,其父得免。后世用作称美孝女的典故。
【例句】 ①淳于免诏狱,汉主为缇萦。(李白《东海有勇妇》1699)诗赞东海勇妇,这里引缇萦事以为衬托。②蔡邕念文姬,于公叹缇萦。敢求得汝力,但未忘父情。(白居易《吾雏》4761)这里用孝女淳于缇萦上书救父事,教育女儿牢记父女之情。
【释义】 汉时,少女淳于缇萦上书汉文帝,要求代父赎刑,使汉文帝废除了肉刑,其父得免。后世用作称美孝女的典故。
【例句】 ①淳于免诏狱,汉主为缇萦。(李白《东海有勇妇》1699)诗赞东海勇妇,这里引缇萦事以为衬托。②蔡邕念文姬,于公叹缇萦。敢求得汝力,但未忘父情。(白居易《吾雏》4761)这里用孝女淳于缇萦上书救父事,教育女儿牢记父女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