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
【出典】 《史记》卷七十一《樗里子列传》:“樗里子者,名疾,秦惠王之弟也,与惠王异母。 母,韩女也。 樗里子滑稽多智,秦人号曰‘智囊’。”《史记》卷一○一《晁错列传》:“错为人峭直刻深……诏以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囊’。”《后汉书》卷二十五《鲁恭传》:“祖父匡,王莽时,为羲和,有权数,号曰‘智囊’。”《三国志》卷九《魏书·曹爽传》:“大司农沛国桓范闻兵起,不应太后召……南奔爽。”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干宝《晋书》曰:“桓范出奔爽,宣王谓蒋济曰:‘智囊往矣。’”
【释义】 战国秦之樗里子,汉之晁错,东汉之鲁匡,三国魏之桓范,皆曾以足智多谋被称为“智囊”。后世用以喻指善于出谋划策的人。
【例句】 ①曷月还朝天,及时开智囊。(独孤及《送相里郎中赴江西》2765)这里以“智囊”喻指相里郎中,希望他早日内迁,发挥才智。②解空囊不智,灭景谷何愚。(羊士谔《郡斋读经》3704)这里反用“智囊”典,自谓无用世之机巧。
【释义】 战国秦之樗里子,汉之晁错,东汉之鲁匡,三国魏之桓范,皆曾以足智多谋被称为“智囊”。后世用以喻指善于出谋划策的人。
【例句】 ①曷月还朝天,及时开智囊。(独孤及《送相里郎中赴江西》2765)这里以“智囊”喻指相里郎中,希望他早日内迁,发挥才智。②解空囊不智,灭景谷何愚。(羊士谔《郡斋读经》3704)这里反用“智囊”典,自谓无用世之机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