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弩
【出典】 《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乃拜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往使”。“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先驱,蜀人以为宠。”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案:霍去病出击匈奴,河东太守郊迎负弩。又魏公子救赵击秦,秦军解去,平原君负韊矢迎公子于界上。”
【释义】 “负弩”原指背弩为之警戒、先驱,后借以表示对使臣和宾客的尊敬。
【例句】 ①身负邦君弩,情纡御史骢。(张九龄《郡江南上别孙侍御》587)这里指受到沿途官员的礼遇。②无能甘负弩,不慎在提衡。(刘禹锡《历阳书事七十韵》4101)这里以“负弩”喻指谦恭待人。③汉庭狗监深知己,有日前驱负弩归。(王初《送叶秀才》5558)这里以司马相如比叶秀才,预期他会受到朝中知己的荐举,有朝一日,通显归来。④想就安车召,宁期负矢还。(李商隐《灵仙阁晚眺寄郓州韦评事》6218)这里借以表示难以期待韦评事荣升后会重返故地。
【释义】 “负弩”原指背弩为之警戒、先驱,后借以表示对使臣和宾客的尊敬。
【例句】 ①身负邦君弩,情纡御史骢。(张九龄《郡江南上别孙侍御》587)这里指受到沿途官员的礼遇。②无能甘负弩,不慎在提衡。(刘禹锡《历阳书事七十韵》4101)这里以“负弩”喻指谦恭待人。③汉庭狗监深知己,有日前驱负弩归。(王初《送叶秀才》5558)这里以司马相如比叶秀才,预期他会受到朝中知己的荐举,有朝一日,通显归来。④想就安车召,宁期负矢还。(李商隐《灵仙阁晚眺寄郓州韦评事》6218)这里借以表示难以期待韦评事荣升后会重返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