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2018-03-14 可可诗词网-美人宫怨 https://www.kekeshici.com

【诗句】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出处】唐·李白《玉阶怨》
 
【译注】玉石砌成的台阶上,挂满了露珠。长 时间地在夜里伫立,露水打湿了脚上的袜子。诗句写夜景。“侵”字写出夜 露之大,“玉阶”、“罗袜”写出女主人公住宅之豪华,生活之奢侈。而一 “久”字便托出物质生活丰富的宫女,因长久幽居深宫,故精神空虚,只 得久久站在玉阶上苦思冥想。此情诗中虽未言及,却饱溶于字里行间。
注: 玉阶,用玉铺成的台阶。罗袜,用丝绸缝织的袜子。
 
 
【全诗】
玉阶怨
[唐]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注释】
 
1.玉阶:以玉石或白石砌的台阶,这里指女子居住的后宫宫殿台阶。生白露:落满露水。表明女子独立玉阶直至夜深。侵:渗湿。罗袜:用丝罗布料做的袜子。却下:放下。
 
2.水精帘:即水晶帘。萧士赟注:“水精帘,以水精为之,如今之玻璃帘也。”玲珑:形容月如玉盘之玲珑剔透。
 
 
【翻译】
白玉石阶上落下晶莹的露水,夜深站得久了打湿罗袜双脚。
转身进屋放下水晶门帘,出神地望着天空中玲珑明洁的秋月。
 
 
【赏析】
 
      为了准确、深入地理解、鉴赏李白的著名诗作《玉阶怨》,这里拟从“意境”的角度来分析这首小诗。因为,《玉阶怨》是一首感情细腻委婉,风格含蓄隽永,意境深邃幽美的杰作佳构。
 
       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论家特别重视的一个美学范畴。“意境”一词的出现,始于中唐。传为王昌龄所作的《诗格》,首先把先秦以来“立象尽意”(《易传》)、“言不尽意”(庄子)、“意象”(陆机)、“神韵”(钟嵘)等理论中“意”与“境”(“象”)两个概念熔铸成一个新的美学范畴。在长期的发展中,“意境”的内涵不断丰富,至清代王国维,遂成为古典诗歌美学中最基本的范畴。王国维认为,境界(即意境)是指“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人间词话》)这也只是描述性的而不是逻辑性的定义。根据前人的论述,意境是指诗歌作品中表现的思想感情与描绘的生活图画相融相汇而达到的一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的艺术境界。这里的“意”是蕴含在图画中的,这里的“境”是含蓄着深“意”的。“意境”不是“意”与“境”简单的相加,其内涵要丰富得多。它强调情与景、意与境的和谐一致、交融相生。而情必至真至诚,景必至美至谐,意必至正至深,境必至朴至善。有意境,则景能动人心弦,情能感人肺腑;有意境,则虚体(情)实体(物)、虚笔实笔皆妙;有意境,则有含蓄隽永、馀味不尽之致;“有境界即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人间词话》)所以,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同上)。
 
        李白的《玉阶怨》,诗题是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宫怨”。李白这首诗,袭用旧题,已见其意。但全诗四句,并无一“怨”字,全以藻绘美景、状写形相出之,从而造成一种“怨”的“境界”。首二句“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写夜已深,露正浓,主人公茕茕孑立在宫殿的石阶上,以致冰凉的露气浸润了罗袜。“夜久”见主人公独待之久,露冷见主人公心境之凉。主人公情思邈邈绵绵,若有所待,若有所思,若有所诉,若有所怨。后二句写主人公愁怨不已,莫可奈何,因启步入室,为怕秋月扰愁眠,便轻轻下帘。然寂寞幽怨何能便了?虽入室,亦茕茕独守,形影相吊耳。故仍徘徊不定,而终归隔帘望月,与月相伴。如此千转百折的情思,然诗人只一味写物:“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丝毫不涉笔人物内心,是虚体实写的手法。融情入景,以景传情,景美而情深,景情交融相生而极富隽永诗味,故此诗有激人想象、动人情思、澄人胸襟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