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

2018-11-07 可可诗词网-诗词论评 https://www.kekeshici.com

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一句一 字,皆出常境。(殷璠 《河岳英灵集》卷上)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苏轼《东坡题跋》卷五 《书摩诘蓝田烟雨图》)

曾子固谓苏明允之文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辞,虽 《春秋》立言亦不过如是。概而论之,惟明允可以当此,非子 固亦不能形容至此。鲁直以摩诘六言诗方得其法,乃真知摩诘 者; 惟其能知之,然后能发明其秘,须咀嚼久始信其难。然则 何独诗耶?凡落笔皆能如明允,斯可以论文矣。(李之仪 《姑溪居士前集》卷三九《跋山谷书摩诘诗》)

王摩诘诗,浑厚一段,覆盖古今; 但如久隐山林之人,徒 成旷淡。(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三引 《蔡伯衲 诗评》)

世以王摩诘律诗配子美,古诗配太白,盖摩诘古诗能道人 心中事而不露筋骨,律诗至佳丽而老成。如《陇西行》、《息夫 人》、《西施篇》、《羽林》、《闺人》、《别弟妹》等篇,信不减太 白; 如“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 轻”等句,信不减子美。虽才气不若李、杜之雄杰,而意味工 夫,是其匹亚也。摩诘心淡泊,本学佛而善画,出则陪岐、薛 诸王及贵主游,归则餍饫辋川山水,故其诗于富贵山林,两得 其趣。如“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之句,虽不夸服食器用, 而真是富贵人口中语,非仅“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之比 也。(张戒 《岁寒堂诗话》卷上)

王右丞如秋水芙蕖,倚风自笑。(魏庆之《诗人玉 屑》卷二引敖陶孙《臞翁诗评》)

王维以诗名开元间,遭禄山乱,陷贼中不能死,事平复幸 不诛。其人既不足言,词虽清雅,亦萎弱少气骨。独《山中 人》与《望终南》、《迎送神》为胜。(同上书卷一五引朱 熹语)

维诗清逸,追逼陶、谢。(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卷一六)

王维诗典重靓深,学者不察,失于容冶。(范梈《木 天禁语》)

右丞诗发秀自天,感言成韵,词华新朗,意象幽闲。上登 清庙,则情近珪璋; 幽彻丘林,则理同泉石。言其风骨,固尽 扫微波; 采其流调,亦高跨来代。于《三百篇》求之,盖《小 雅》之流也。而颂声之微,夫亦风气所临,不能洗濯而高视 也。(徐献忠《唐诗品》)

窃谓右丞他诗甚长,独古作不逮,盖自汉魏后而风雅浑厚 之气罕有存者,右丞以清婉峭拔之才,一起而绰然名世,宜乎 就速而未之深造也。(何景明 《何大复先生集》 卷三四 《王右丞诗集序》)

五言绝句,当以王右丞为绝唱。(何良俊《四友斋丛 说》)

空同子曰: ……王维诗,高者似禅,卑者似僧,奉佛之 应,人心系则难脱。(谢榛《四溟诗话》卷二)

诗称发端之妙者,谢宣城而后,王右丞一人而已。 (王世懋《艺圃撷余》)

世以李、杜为大家,王维、高、岑为傍户,殆非也。摩诘 写色清微,已望陶、谢之藩矣,第律诗有余,古诗不足耳。离 象得神,披情著性,后之作者谁能之? (陆时雍 《诗镜总 论》)

王摩诘语多妙会,相出天成,境到神流,难以力占也。古 诗如轻红浅碧,律诗如翡翠珊瑚,此其材之有限。(陆时 雍 《唐诗镜》卷一○)

右丞精禅,其诗玄诣。(屠隆《唐诗类苑序》)

王右丞邃于禅旨,取维摩诘作名字无论,以禅旨为诗,得 上乘神密。即诸题咏,虽壮丽新巧,而精远澹逸,往往悟禅于 言外。(李维桢 《大泌山房集》卷一二九)

右丞五言,工丽闲淡,自有二派,殊不相蒙。“建礼高秋 夜”、“楚塞三江接”、“风劲角弓鸣”、“杨子谈经处”等篇,绮丽精 工,沈、宋合调者也;“寒山转苍翠”、“一从归白社”、“寂寞掩柴 扉”、“晚年惟好静”等篇,幽闲古淡,储、孟同声者也。 (胡应麟《诗薮》 内编卷四)

太白五言绝自是天仙口语,右丞却入禅宗。如:“人闲桂花 落,夜静深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木末芙蓉花, 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读之身世两忘,万 念皆寂。不谓声律之中,有此妙诠。(同上书内编卷 六)

摩诘以淳古淡泊之音,写山林闲适之趣,如辋川诸诗,真 一片水墨不着色画。及其铺张国家之盛,如“九天阊阖开宫 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又何其伟丽也! (胡震亨 《唐音癸签》 卷五引 《震泽长 语》)

仲默云“右丞他诗甚长,独古作不逮。读其集,大篇句语 俊拔,殊乏完章; 小言结构清新,所少风骨。(同上书卷 五)

摩诘五言古虽有佳句,然散缓而失体裁,平韵者间杂律 体,仄韵者多忌鹤膝,短篇为胜。楚辞深得九歌之趣,唐人所 难。七言古语虽婉丽,而气象不足,声调间有不纯者。何仲默 云:“右丞他诗甚长,独古作不逮”,是也。(许学夷《诗 源辩体》 卷一六)

摩诘才力虽不逮高、岑,而五七言律风体不一。五言律有 一种整栗雄丽者,有一种一气浑成者,有一种澄淡精致者,有 一种闲远自在者。如“天官动将星”、“单车曾出塞”、“横吹杂繁 笳”、“不识阳关路”等篇,皆整栗雄厚者也。如“风劲角弓鸣”、 “绝域阳关道”、“建礼高秋夜”、“怜君不得意”等篇,皆一气浑成 者也,如“独坐悲双鬓”、“寂寞掩柴扉”、“松菊荒三迳”、“言从石 菌阁”、“岩壑转微迳”等篇,皆澄淡精致者也。如“清川带长 薄”、“寒山积苍翠”、“晚年惟好静”、“主人能爱客”、“重门朝已 启”等篇,皆闲远自在者也。至如“楚塞三湘接”既甚雄浑,“新 妆可怜色”则又娇嫩。若高、岑才力虽大,终不免一律耳。 (同上)

摩洁七言律亦有三种,有一种宏赡雄丽者,有一种华藻秀 雅者,有一种淘洗澄净者。如“欲笑周文”、“居延城外”、“绛帻 鸡人”等篇,皆宏赡雄丽者也。如“渭水自萦”、“汉主离宫”、“明 到衡山”等篇,皆华藻秀雅者也。如“帝子远辞”、“洞门高阁”、 “积雨空林”等篇,皆淘洗澄净者也。是亦高、岑之所不及也。 (同上)

摩诘五言绝意趣幽玄,妙在文字之外。摩诘《与裴迪书》 略云:“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 外; 深巷寒犬,吠声如豹; 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 坐,僮仆静默,每思曩昔携手赋诗,倘能从我游乎?”摩诘胸中 滓秽净尽,而境与趣合,故其诗妙至此耳。(同上)

摩诘包孕甚广。精丽近沈、宋,沈、宋无其闲澹; 空秀似 襄阳,襄阳逊以菁英。此体 (按指五律) 中神圣工巧备矣。 (邢昉《唐风定》)

唐无李、杜,摩诘便应首推,昔人谓“如秋水芙蕖,倚风 自笑”,殊未尽厥美,庶几“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耳。三 人相较,正犹留侯无收城转饷之功,襟袖带烟霞之气,自非平 阳、曲逆可伍。(贺裳 《载酒园诗话》又编)

元、肃以下诗人,其数什百。语盛唐者,唯高、王、岑、 孟四家为最; 语四家者,唯右丞为最,其为诗也。上薄骚雅, 下括汉魏,博综群籍,渔猎百氏,于史子苍雅纬候铃决内学外 家之说, 苞并总统, 无所不, 邮长于佛理。 故其摛藻奇逸, 措思冲旷,驰迈前榘,雄视名俊。凡今长老荐绅之属工为诗 者,恒嗟赏而雅崇之,殆与耳食无异。(顾起经《题王右 丞诗笺小引》)

王右丞诗境虽极幽静,而气象每自雄伟。如“草枯鹰眼 疾,雪尽马蹄轻”、“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日落江湖白, 潮来天地青”、“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云里帝城 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归鞍竞带青丝笼,中使频倾赤玉 盘”等语,其气象似在“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之 上。如但以气象语求之,便失右丞远矣。(贺贻孙 《诗 筏》)

右丞于五言,自其胜场。乃律已臻化,而古体轻忽,迨将 为孟为俦。佳处迎目,亦令人欲置不得,乃所以可爱存者,亦 止此而已 (指所选《渭川田家》、《终南别业》、《西施咏》、《自 大散以还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岭见黄花川》 四 首)。其他褊促浮露,与孟同调者,虽小藻足娱人,要为吟坛 之衙官,不足采也。(王夫之《唐诗评选》 卷二)

右丞于五言近体,有与储合者,有与孟合者,有深远鸿 丽,轶储、孟,而自为体者。乃右丞独开手眼处,则与工部天 宝中诗相为伯仲,颜、谢、鲍、庾之风又一变矣。工部之工, 在即物深致,无细不章; 右丞之妙,在广摄四旁,圜中自显。 如终南之阔大,则以“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显之; 猎骑之 轻速,则以“忽过”、“还归”、“回看暮云”显之,皆所谓离钩三 寸,鲅鲅金鳞,少陵未尝问律及此也。然五言之变,至此已 极。右丞妙手,能使在远者近,抟虚作实,则心自旁灵,形自 当位。苟非其人,荒远幻诞,将有如“一一鹤声飞上天”而自托 为灵通者,风雅扫地矣。是取径盛唐者,节宣之度,不可不知 也。(同上书卷三)

摩诘诗全是一片心地,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于 世无忤,于人何尤。“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请问与摩诘 诗有异同否?诗中写闲景处,即是曾点“浴乎沂,风乎舞雩”之 意,莫作闲景看。(顾安 《唐律消夏录》卷三)

摩诘恬洁精微,如天女散花,幽香万片,落人巾帻间。每 于胸念尘杂时,取而读之,便觉神怡气静。(田雯 《古欢 堂集杂著》)

少陵绝句多不甚着意; 太白七言独步,五言其稍次也。味 淡声希,言近指远,乍观不觉其奇,按之非复人间笔墨,唯右 丞也。昔人谓读之可以启道心,浣尘虑。(钱良择《唐音 审体》卷一四)

唐之诗家称正宗者,必推王右丞,同时比肩接武,如孟襄 阳、韦苏州、柳柳州,未能或之先也。孟格清而薄,韦体淡而 平,柳致幽而激,唯右丞通于禅理,故语无背触,甜彻中边, 空外之音也,水中之影也,香之于沉实也,果之于木瓜也,酒 之于建康也,使人索之于离即之间,骤欲去之而不可得,盖空 诸所有而独契其宗。(赵殿最 《王右丞集笺注序》)

唐之诗传者几百家,其善为行乐之词与工为愁苦之什相 半,虽于性情各得所肖,而求其不悖,夫温柔敦厚之教者,未 易数数觏也。右丞崛起开元、天宝之间,才华炳焕,笼罩一 时,而又天机清妙,与物无竞,举人事之升沉得失,不以胶滞 其中。故其为诗,真趣洋溢,脱弃凡近,丽而不失之浮,乐而 不流于荡。即有送人远适之篇、怀古悲歌之作,亦复浑厚大 雅,怨尤不露。苟非实有得于古者诗教之旨,焉能至是乎?… …又古今来推许其诗者,或称“趣味澄夐,若清流贯达”,或称 “如秋水芙蕖,倚风自笑”,或称“出语妙处,与造物相表里”之 类,扬诩亦为曲当。若其诗之温柔敦厚,独有得于诗人性情之 美,惜前人未有发明之者。(赵殿成 《王右丞集笺注自 序》)

开元、天宝之间,诗人比迹而起,铺陈终始,排比声韵, 工部实为之冠。摆脱町畦,高朗秀出,右丞实为之冠。右丞博 学多艺,雅意元谭,比物俪辞,诙达三教,是非肤核之学可以 测其津岸矣。(杭世骏《道古堂文集》卷八《王右丞诗注 序》)

世谓王右丞雪中芭蕉,其诗亦然。如“九江枫树几回青, 一片扬州五湖白。”下连用兰陵镇、富春郭、石头城诸地名,皆 寥远不相属。大抵古人诗画,只取兴会神到,若刻舟缘木求 之,失其指矣。(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一八)

摩诘诗妙在不设色而意自远,画中之白描高手。(徐 增 《而庵说唐诗》)

古丞诗荣光外映,秀色内含,端凝而不露骨,超逸而不使 气,神味绵渺,为诗之极则,故当时号为“诗圣” (李因培 《唐诗观澜集》卷一三)

右丞五排,秀色外腴,灏气内充,由其天才敏妙,尽得风 流,气骨遂为所掩。一变而入郎、钱,秀丽胜而沉厚之气亦 减,此风气之一关也。(同上)

意太深,气太浑,色太浓,诗家一病,故曰“穆如清风”。 右丞诗每从不着力处得之。(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一 一)

五言用长易,用短难,右丞工于用短。(同上)

右丞五言律有二种: 一种以清远胜,如“行到水穷处,坐 看云起时”是也; 一种以雄浑胜,如“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 青”是也。当分别观之。(同上)

右丞五言,神超象外,不必言矣。至如“故人不可见,寂 寞平陵东”,未尝不取乐府语以见意也。岂独唐子西《语录》 始以乐府取给诗材乎? (翁方纲 《石洲诗话》卷一)

摩诘五言古,雅淡之中,别饶华气,故其人清贵。盖山泽 间仪态,非山泽间性情也。(施补华《岘佣说诗》)

摩诘七古,格整而气敛,虽纵横变化,不及李、杜,然使 事典雅,属对工稳,极可为后人学步。(同上)

摩诘七律,有高华一体,有清远一体,皆可效法。 (同上)

摩诘《临高台送黎拾遗》:“相对临高台,川原杳何极。日 暮飞鸟还,行人去不息。”所谓短语意长而声不促也,可以为 法。《辋川》诸五绝清幽绝俗,其间“空山不见人”、“独坐幽篁 里”、“木末芙蓉花”、“人闲桂花落”四首尤妙,学者可以细参。 (同上)

右丞七律,能备三十二相,而意兴超远,有虽对荣观燕处 超然之意,宜独冠盛唐诸公。于鳞以东川配之,此一人私好, 非公论也。(姚鼐 《惜抱轩今体诗抄序目》)

王摩诘善能错综子史,而言不欲尽,词旨温丽,音节铿 锵,蔚然为一朝冠冕。(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摩诘得旷淡之妙,自在处全学陶。“中岁颇好道”一首,造 意与造化相表里,非过誉也。表圣谓与韦苏州皆澄淡精致,格 在其中。而蔡百衲乃惜之,而称其浑厚,不可解。(胡寿 芝 《东目馆诗见》卷一)

辋川于诗,亦称一祖。然比之杜公,真如维摩之于如来, 确然别为一派。寻其所至,只是以兴象超远,浑然元气,为后 人所莫及; 高华精警,极声色之宗,而不落人间声色,所以可 贵。然愚乃不喜之,以其无血气无性情也。譬如绛阙仙宫,非 不尊贵,而于世无益; 又如画工,图写逼肖,终非实物,何以 用之?政如司马相如之文,使世间无此,殊无所损。但以资于 馆阁词人,酝酿句法,以为应制之用,诚为好手耳。(方 东树 《昭昧詹言》 卷一六)

辋川叙题细密不漏,又能设色取景,虚实布置,一一如 画,如今科举作墨卷相似,诚万选之技也。(同上)

王右丞诗,一种近孟襄阳,一种近李东川,清高名隽,各 有宜也。王摩诘诗,好处在无世俗之病。世俗之病,如恃才骋 学,做身分,好攀引,皆是。(刘熙载《艺概·诗概》)

右丞诸作,吐属高华,实宜台阁; 惟《哭殷瑶诗》,为特 沉痛。《黄花川》、《石门》等作,亦能得山水理趣。(王 闿运 《湘绮楼论唐诗》)

沈归愚云:“右丞五律有清远者,有雄浑者,宜分别观之。” 愚谓清远、雄浑,虽分二体,其实清远即雄浑之意味,雄浑乃 清远之气骨,唯其根抵盘深,故能合二体为一手也。(许 印芳 《律髓辑要》)

其源出于应德琏、陶渊明,五言短篇尤劲。《寓言二首》, 直是脱胎 《百一》。“楚国狂夫”诸咏,则 《咏贫士》 之流。“田 舍”诸篇,《闲居》之亚也。七言矩式初唐,独深排宕; 律诗神 超,发端亦远。夫其炼虚入秀,琢淡成腴,变六代之深浑,发 三唐之明艳,而古芳不落,夕秀方新。司空表圣云:“如将不 尽,与古为新”,诚斯人之品目,唐贤之高轨也。(宋育 仁《三唐诗品》)

苏轼亦云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盖尽态极妍,固齐梁之 能事,而乐府杂曲,寝入晋宋风调。开元以后,每多情性之 作,务去雕绘,吐属自然,而壮丽鸿博,尤为全唐之冠。晚年 耽于经典,时涉禅语,亦未减六朝风流。后为宋人效法,堕入 魔障恶道矣。(丁仪《诗学渊源》卷八)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