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平仄?

2018-06-20 可可诗词网-诗词入门 https://www.kekeshici.com

辨平仄,即是辨四声。这是学平仄的基础。只有通过辨四声,懂 得哪些字是平声,哪些字是仄声,才能学会平仄配置的规则。本书 是以《平水韵》为辨别平仄的范本。近体诗创作多以《平水韵》为准 则,这是对传统诗词的尊重和传承。

辨平仄主要有以下四种办法:

(1)读韵书。韵书是把汉字按照字音分韵编排的一种书。这种 书主要是为分辨、规定文字的正确读音而作,属于音韵学的范围。

古代韵书的编制体例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先按照汉字 声调分类,再在每一声调下分韵部,然后在每一韵部内按同声字分 类排列,《广韵》就是如此。第二类是先分韵部,每一韵内再按声调 分开,然后在每一声调内按同声字分类排列,《中原音韵》即如此。 第三类是先分韵部,每一韵内再按声母分类,然后再在同声字内按 声调分开排列,《韵略易通》就属此类。总之,不管怎样分类编排,都 与汉字的声、韵、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不言而喻,汉字的声、韵、 调就是韵书构成的基础。

目前在诗词界流行的韵书,写诗参考《平水韵》,写词参考《词 林正韵》。《佩文韵府》则二者兼备,也可作为重要的参考工具书。

(2)背诗词。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在 普通话中读平声,而在古典诗词里面放在仄声位置上的字,一般是 入声字。背诵诗词可以掌握不少入声字,如“国”、“昔”,今读平声, 在毛主席的 《和柳亚子先生》:“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 章。”《解放军占领南京》:“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都 是出句的尾字,处在仄声位置上,因之必是入声。又“菊”、“出”今读 平声,读了唐人岑参的《九日思长安故园》:“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 开。”贺知章的《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琢磨 一下,就明白这两个字必是入声无疑了。读词也可以辨认不少入声 字,如《念奴娇》《满江红》《忆秦娥》等词牌是用入声押韵的。背诵作 品是辨认入声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

(3)按偏旁、数字记。入声字中有不少偏旁相同的字,我们予以编 排,可以触类旁通。例如记住“责”字是入声,那么“箦、碛、啧、帻、绩”等 字就不难记忆了。又如“夹”字是入声,“狭、峡、硖、蛱、侠、浃、惬、箧”等 字也是入声。在数字中,除“三”、“千”是平声外,其他都是仄声,那么现 在普通话里读平声的“一”、“七”、“八”、“十”必是入声。

(4)按韵母记。入声字中韵母相同的字也可以记一知十。例如 今韵母为“a”的许多字是入声字,象“塔、答、纳、榻、杂、腊、匝、沓、 踏、搭、咂”等;今韵母为“i”的许多字是入声字,象“一、昔、急、立、 壁、泣、滴、劈、极、密”等。今韵母为“e、o、u”也有不少是入声字。凡韵 尾是“n”或“ng”的字,则不会是入声字。

上述第一、第二两法比较可靠,后两法也有例外,只能在查韵 书的基础上帮助记忆,不可视为规律。

在学辨四声的同时,还须学会辨认平仄两用字。在汉字中有不 少字,有时读平声,有时读仄声,如果辨认不清,容易犯出韵或平仄 不谐的毛病。平仄两用不外两种情况:

(1)可平可仄而字义不变。如“看”、“听”(只有作“任”字用时读 去声)、“忘”、“应”、“醒”、“堪”、“叹”、“撞”、“过”(只有作“过失”解时 读去声)、“患”、“慷”等。多掌握些这类字,无疑给我们作诗填词时 提供调声的方便。

(2)平仄异义。同一个字由于它用在不同的场合,字义变了,读 声也就不同。例如“骑”字,作为动词用,如“骑马”的“骑”,读平声; 作为名词用,如“千骑”、“铁骑”的“骑”,则读去声。例如苏轼的《黄 州》:“使君厌骑从,车马留山前。”骑字读去声。陆游的《七月一日夜 坐舍北水涯戏作》:“斥仙岂复尘中恋,便拟骑鲸返玉京。”“骑”字读 平声。

若是平、上、去、入四声一时学不会,而掌握了长音为平声,短 音为仄声,基本上能辨平仄,也可以作近体诗。不过,如进一步学填 词,学写古体诗,学填曲,就必须学会辨四声。譬如说,词牌有的平 声押韵,有的仄声押韵,有的平仄转押。仄声押韵的,一般上声、去 声通押,入声押入声。上声可以与去声通押,但上声、去声绝不能与 入声通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