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眘虚

2018-07-22 可可诗词网-诗人资料 https://www.kekeshici.com

与綦毋潜同时活跃在盛唐诗坛的江西诗人还有刘眘虚。

刘眘虚(约702~756),字全乙,号易轩,洪州新吴(今奉新)人,一说靖安人。他8岁就曾向朝廷上书,受到玄宗召见,被封为童子郎;开元二十一年(733)进士及第[1];再登博学宏词科,官授崇文馆校书郎,三度调任洛阳尉,后改迁夏县(今属山西)令。刘眘虚性高逸,不慕荣利,交游多山僧道侣。曾准备在庐山卜宅隐居,未成。天宝末病逝。有《鹡鸰集》五卷,已佚。《全唐诗》录刘眘虚诗一卷,仅15首。

刘眘虚性情高古,脱落尘俗,啸傲山林。与孟浩然、王昌龄友善,常有诗作唱酬。唐人郑处晦的《明皇杂录》将其置于“虽有文章盛名,皆流落不偶”[2]的一群开元、天宝诗人中;还有人将他和贺知章、包融、张旭相提并论,称为“吴中四友”。

刘眘虚的诗歌作品,大多数以抒发他醉情山水、向往隐逸的人生情怀为主,其中并显示出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早年,刘眘虚登上庐山,作《登庐山峰顶寺》,说“虽知真机静,尚与爱网并。方首金门路,未遑参道情”,倾倒于名山的非凡气势,却以“未遑参道情”表示并不愿意遁迹人世的心态。进入长安后,友人阎防寄住在终南山丰德寺读书,他作《寄阎防》劝慰朋友“应以修往业,亦惟立此身”,仍不甘于过隐沦的寂寞生活。但当他久别家园、历经仕途坎坷之后,却屡屡表示“愿守黍稷税,归耕东山田”(《浔阳陶氏别业》),“望望已超越,坐鸣舟中琴”(《寻东溪还湖中作》),传达出归隐的强烈愿望。殷璠《河岳英灵集》辑录的一首题目已散失的《阙题》诗[3],可以说是他这种心境的代表: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此诗历来为人称誉。诗作描写了深山中的一座别墅及其优美环境。全诗句句写景,通过落花、青溪、山路,营构出一种清静优美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流连山水的出尘之思。

刘眘虚虽往往以尘外之念为系,却也重乎情。他咏写友情的诗作,令人倍觉温馨。如他与孟浩然的唱和之作《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寒笛对京口,故人在襄阳。咏思劳今夕,江汉遥相望。

诗人从京口附近扬子江暮秋时节的肃杀景象缓缓写起,从迷茫的景色中道出独居越乡的客愁,进而怀想起远在湖北襄阳的朋友孟浩然。全诗在结构上层层引进,步步深入,读来如友人长谈,娓娓深情。刘眘虚和孟浩然交谊甚深,孟浩然去世后,又作《寄江滔求孟六遗文》,词意恳挚。

刘眘虚诗作在盛唐诗人中独标一格。殷璠《河岳英灵集》认为:

眘虚诗,情幽兴远,思苦语奇,忽有所得,便惊众听……惟气骨不逮诸公。自永明以还,可杰立江表。[4]

殷璠的论述,对刘眘虚诗的特色、地位与不足都作出了较中肯的评价。

[1]《唐才子传》作“开元十一年(723)徐徵榜进士”。据徐松《登科记考》,徐徵是开元二十一年(733)状元,则“开元十一年”当为“开元二十一年”之误。 
[2]计有功:《唐诗纪事》,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78页。 
[3]廖延平:《刘昚虚的〈阙题〉诗有题》认为诗题为《归桃源乡》,参见《文学遗产》1985年第1期。 
[4]元结、殷璠选:《唐人选唐诗(十种)》,第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