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诗词网

这个世界除了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访古(氵丸)澜收断镞,折锋赤璺曾刿肉。

“访古(氵丸)澜收断镞,折锋赤璺曾刿肉。”诗句出处:《长平箭头歌》;是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

漆灰骨末丹水沙,凄凄古血生铜花。
白翎金竿雨中尽,直余三脊残狼牙。
我寻平原乘两马,驿东石田蒿坞下。
风长日短星萧萧,黑旗云湿悬空夜。
左魂右魄啼肌瘦,酪瓶倒尽将羊炙。
虫栖雁病芦笋红,回风送客吹阴火。
访古(氵丸)澜收断镞,折锋赤璺曾刿肉。
南陌东城马上儿,劝我将金换(寮上换竹)竹。

《长平箭头歌》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
刿:原作(圭刂)。

【注释】:

访:

①询问;咨询。《诗经·周颂·访落》:“访予落止。”(落:开始。止:语气词。)《尚书·洪范》:“王访于箕子。”②查访;调查。方苞《狱中杂记》:“所访缉纠诘,皆归刑部。”③探望;探寻。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须行即骑访名山。”④拜访。《聊斋志异·促织》:“径造庐访成。”(造:到。成:人名。)

古:

①往昔;历时久远。与“今”相对。《周易·系辞下》:“上古穴居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易:换。宫室:房舍。)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②指古代的事物;旧;原来。《古诗十九首》之十六:“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③久远;古老。赵与时《宾退录》卷三:“客土二字,其来甚古。”④古体诗的简称。或称古风、古诗。与近体诗相对,不受平仄、对仗等格律的限制,形式比较自由。《诗薮·古体上》:“歌至五、七言古,全不入乐矣。”

丸:

①小而圆的物体。《庄子·达生》:“累丸二而不坠。”(累:堆叠。)②特指弹丸。《战国策·楚策四》:“左挟弹(dàn),右摄丸。”(弹:弹弓。摄:拿。)③中医特指丸药。《抱朴子·至理》:“今医家通明肾气之丸。”④蛋;卵。《吕氏春秋·本味》:“有凤之丸,沃民食之。”⑤量词。用于小、圆之物。《搜神记》卷二:“持一百钱,一双笔,一丸墨。”

澜:

(一)①大浪。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②兴起波浪。宋玉《神女赋》:“望余帷而延视兮,若流波之将澜。”③散。陆机《文赋》:“或虎变而兽扰,或龙见而鸟澜”[澜汗]水势浩大的样子。木华《海赋》:“洪波澜汗,万里无际。” (二)làn [澜漫]①分散杂乱的样子。《淮南子·览冥》:“主暗晦而不明,道澜漫而不修。”②色彩鲜明艳丽的样子。左思《娇女诗》:“浓朱衍丹唇,黄吻澜漫赤。”③兴会淋漓的样子。嵇康《琴赋》:“留连澜漫,嗢噱终日。”(嗢噱wà jué:大笑)

收:

①拘捕;拘禁。《诗经·大雅·瞻印(仰)》:“此宜无罪,女反收之。”(女:同“汝”。)②收拢;聚集。《左传·隐公元年》:“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③收获;收割。李绅《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④收获物或收成。《吕氏春秋·季秋》:“藏帝藉之收于神仓。”⑤获得;获取。《史记·张耳陈余列传》:“大王举梁、楚而西,务在入关,未及收河北也。”张居正《答楚按院陈燕野》:“不费兵力,收此奇功。”⑥取回。《汉书·昭帝纪》:“今年蚕麦伤,所振贷种、食勿收责。”(责:同“债”。)⑦征收。《盐铁论·非鞅》:“收山泽之税。”⑧收容;容纳;接受。《荀子·王制》:“收孤寡,补贫穷。”⑨收拾;收殓。杜甫《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⑩约束;控制。吕岩《寄白龙洞刘道人》:“要取鱼,须结筌(quán);何不收心炼取铅?”(筌:捕鱼器。)(11)停止;结束。《礼记·月令》:“雷始收声。”谢榛《捣衣曲》:“见说平安收涕泪,梧桐树下捣寒衣。”

断:

①断开;截断。《史记·文帝本纪》:“刑至断肢体,刻肌肤。”②断绝;隔开。乔宇《秋风亭下泛舟》:“山分秦晋群峰断,水入河汾两派通。”李白《大堤曲》:“天长音信断。”③尽;极。张羽《清口》:“行行重行行,目断双飞鸿。”④禁止;戒除;禁绝。王羲之《杂帖》:“此郡断酒一年,所省百余万斛米,乃过于租。”⑤判断;决定;决断。《国语·晋语九》:“及断狱之日,叔鱼抑邢侯。”⑥副词。绝对。柳宗元《封建论》:“周之事迹,断可见矣。”李商隐《无题》:“断无消息石榴红。”

镞:

箭头。《史记·李将军列传》:“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贾谊《过秦论上》:“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折:

(一)①折断。《韩非子· 五蠹》:“兔走触株,折颈而死。”(走:奔跑。)②弯曲。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③死。《韩诗外传》卷三:“无瘖、聋、跛、眇、尪蹇、侏儒、折短。”④挫折;损失。《史记·淮阴侯列传》:“折北不救。”(北:失败。)⑤驳斥;使对方屈服。刘禹锡《天论》:“作天说以折韩退之之言。”(天说,指柳宗元《天说》。韩退之:韩愈。)⑥指责。《三国志·魏书·傅嘏传》:“季布面折其短。”(季节:人名。) (二)shé [折阅]亏损。《荀子·修身》:“良贾不为折阅不市。”(良贾:有本事的商人。市:做买卖。)

锋:

①兵器锐利的部分。《尚书·费誓》:“锻乃戈矛,砺乃锋刃。”②器物的尖端。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四:“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③作战或行军时的先头部队。《三国志·魏书·张郃传》:“从讨柳城,与张辽俱为军锋。”

赤:

①红色。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椒》:“色赤椒好。”②真诚;没有杂念。韩偓《息兵》:“自有苍苍鉴赤诚。”(苍苍:天。)③空无所有。《韩非子· 十过》:“晋国大旱,赤地三年。”④裸露;露出身体的一部分或全部。杜甫《早秋苦热》诗:“安得赤脚踏层冰。”

曾:

(一)①副词。竟;乃。《诗经·大雅·板》:“丧乱蔑资,曾不惠我师。”(蔑资:没有货财。师:众人。)②重。指隔两代以上的亲属。《诗经·周颂·维天之命》:“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骏jùn:大。惠:顺。)③通“增”。增加。《盐铁论·诏圣》:“虽曾而累之,其亡(wú)益乎?” (二)céng ①曾经。《吕氏春秋·顺民》:“失民心而立功名者,未之曾有也。”②通“层”。重叠。刘禹锡《洞庭秋月行》:“洞庭秋月生湖心,曾波万顷如熔金。”

刿:

①割伤;刺伤。《老子》第五十八章:“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廉:侧边。此谓有棱角。)②通“会”。交会。扬雄《大玄·告》:“天地相对,日月相刿。”

肉:

①禽兽的肉。《孟子·梁惠王上》:“庖(páo)有肥肉。”(庖:厨房。)②人的肌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体为肉。”③指蔬菜瓜果皮里核外可以吃的部分。蔡邕《为陈留太守上孝子状》:“舅偃哀其羸劣,嚼枣肉以哺之。”④古代某些圆形物体如玉璧、钱币,中间有孔,孔内叫“好”,孔外四周叫“肉”。《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三年》:“(钱)背、面、肉、好(hào)皆有周郭。”(周郭:周围的边。)⑤声音洪亮悦耳。《礼记·乐记》:“使其曲直、繁瘠、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已矣。”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