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诗词网

这个世界除了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深思一德事,小获万人康。

“深思一德事,小获万人康。”诗句出处:《千秋节宴》;是唐朝诗人李隆基的作品。

兰殿千秋节,称名万寿觞。风传率土庆,日表继天祥。
玉宇开花萼,宫县动会昌。衣冠白鹭下,帟幕翠云长。
献遗成新俗,朝仪入旧章。月衔花绶镜,露缀彩丝囊。
处处祠田祖,年年宴杖乡。深思一德事,小获万人康。

《千秋节宴》唐朝诗人李隆基的作品。

【注释】:

深:

①水深。与“浅”相对。《诗经·小雅·小旻(mín)》:“如临深渊,如履薄冰。”②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距离远。《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深山大泽,实生龙蛇。”③深厚;密切。杜甫《羌村三首》之三:“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④深入;深刻。《战国策·赵策四》:“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又精到。⑤精深;深奥。《论衡· 自纪》:“何以为辩? 喻深以浅。”⑥厉害;深重。《韩非子·喻老》:“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⑦刻毒;残酷。《战国策·燕策三》:“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将军:指樊於[wū]期。遇:对待。)⑧色彩浓重。白居易《买花》:“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⑨时间久。陆游《入蜀记》:“是日风静,舟行颇迟,又深秋潦(lǎo)缩。”(潦缩:积水下降。)⑩副词。表示程度较高,相当于“很”、“非常”。《史记·汲黯郑当时列传》:“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

思:

①思考;想。《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荀子·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②思念;怀念。《诗经·邶风·泉水》:“靡(mǐ)日不思。”(靡:无。)李白《静夜思》:“低头思故乡。”③愁思。张华《励志诗》:“吉士思秋。”(吉士:对男子的美称。)④心情;情绪。李煜《虞美人》:“清霜残雪思难任。”(清霜残雪:指鬓发已白。)柳宗元《登柳州城楼》:“海天愁思正茫茫。”⑤助词。可用于句首或句中,调整音节。《诗经·大雅 ·思齐》:“思齐大任,文王之母。”(齐:通“斋”。庄敬。大任:即太任。王季之妻,文王之母。)⑥语气词,啊。《诗经·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乔:高大。休:休息。)

一:

①数词。《孟子·梁惠王上》:“吾何爱一牛?”(爱:吝惜。)《汉书·律历志上》:“数者,一、十、百、千、万也。”又表序数第一。《吕氏春秋·古乐》:“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八阕:指舞乐的八章。载民、玄鸟:乐曲八章之名。)②专一。《荀子·劝学》:“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螾:通“蚓”。蚯蚓。)③全;满。《史记·淮阴侯列传》:“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④统一;使……一致。《史记·秦始皇本纪》:“一法度衡石丈尺。”⑤相同。《左传·庄公十二年》:“天下之恶一也。”(恶:指恶人。)⑥整体。贾谊《新书·过秦上》:“合从缔交,相与为一。”⑦古代哲学概念。指“道”及“道”所派生的“气”。⑧副词。1. 一概;都。《史记·孟尝君列传》:“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2. 一旦。《庄子·徐无鬼》:“一闻人之过,终身不忘。”(过:过失。)3. 乃;竟。《战国策·齐策一》:“靖郭君之于寡人,一至于此乎?”⑨语气词。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孟子·梁惠王上》:“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⑩我国民族音乐记音符号之一。[一何]副词。表示程度深。杜甫《石壕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德:

①道德;通过修养达到的最高境界。《荀子·王制》:“无德不贵,无能不官。”②品行;行为。《孟子·离娄上》:“求也为季氏宰,无能改于其德。”(求:人名。宰:家臣。)③心意;意志。《诗经· 卫风·氓》:“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罔:无。极:准则。)④恩德;恩惠。《韩非子·解老》:“有道之君,外无怨雠于邻敌,而内有德泽于人民。”⑤感恩;感激。《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王德狄人,将以其女为后。”

事:

①职位;职务;官职。《左传·庄公十四年》:“吾皆许之上大夫之事。”②职业。《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舞阳侯樊哙(kuài)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沛:江苏沛县。)③事情。《论语·子路》:“言不顺则事不成。”④变故;意外事故。《史记·刺客列传》:“秦有荆轲之事。”苏轼《徐州上皇帝书》:“今臣于无事之时,屡以盗贼为言……不然,事至而图之,则已晚矣。”(图:谋。)⑤实行;从事;做。《论语·颜渊》:“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⑥侍奉;服事。《左传·隐公元年》:“欲与大叔,巨请事之 ”⑦从师求学。《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非]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⑧量词。用于器物或衣服,相当于“件”。白居易《张常侍池凉夜闲宴赠诸公》:“管弦三两事。”

小:

①微小;细小。与“大”相对。《庄子·逍遥游》:“此小大之辩也。”②低;低微。古乐府《陌上桑》:“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府:太守官府。小史:小吏。朝:朝廷。)③狭小;狭隘。④轻视。《左传·桓公四年》:“秦师侵芮,败焉,小之也。”⑤年幼。《晋书·郗鉴传》:“时兄子(郗)迈、外甥周翼并小,常携之就食。”也指年幼的人。李白《长干行》:“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嫌猜:嫌疑。)又指排行最末的。古乐府《木兰诗》:“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霍霍:磨刀声。)⑥稍微;略微。《孟子·公孙丑上》:“今病小愈。”⑦旧时特指妾。⑧谦词。1. 指与自己有关的事物。2. 自称。《左传·隐公元年》:“小小有母,皆尝小小之食矣。”⑨表示时间短暂。杨万里《夏夜追凉》:“开门小立月明中。”⑩副词。表示程度浅。相当于“稍微”。《后汉书 ·应劭传》:“制御小缓,则陆掠残害。”(制御:统治。陆掠:掳掠。)[小人]1. 平民。《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2. 指没有道德修养的人。《尚书·大禹谟》:“君子在野,小人在位。”3.自称的谦词。

获:

①猎得(禽兽);猎获。《诗经·大雅·桑柔》:“如彼飞虫,时亦弋(yì)获。”(弋:射猎。)《春秋·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②猎得的禽兽。《吕氏春秋·贵当》:“狗良则数(shuò)得禽矣。田猎之获常过人矣。”(数:屡次。)又泛指收获。《尚书·说命下》:“学于古训,乃有获。”③获得;得到。《墨子·天志下》:“不与其劳,获其实。”又遭受;招致。杜牧《燕将录》:“燕以赵为障,虽怨赵,必不残赵,不必为备。一且示赵不敢抗燕,二且使燕获疑天子。”④擒获;俘虏。《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大破之,获其骁将成廉。”⑤捉拿;逮捕。陆九渊《与张监书》之二:“苟有盗,亦不容不获也。”⑥通“获2(穫)”。收割庄稼。《荀子·富国》:“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再:两次。)也指收获的谷物之类。《盐铁论·本议》:“农人纳其获”。⑦女奴隶;奴隶的妻子。司马迁《报任安书》:“且夫藏获婢妾,犹能引决。”

万:

[万俟(qí)]复姓。

康:

①安宁;和乐。《尚书·大诰》:“迪民康。”(迪:引导。)沈佺期《答魑魅代书寄家人》:“传闻大小康。”(大小:大人小孩。)②健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徐陵《与王吴郡僧智书》:“体中何如?愿保康胜。”(胜:安好。)③空。《诗经·小雅·宾之初筵》:“酌彼康爵。”(爵:酒杯。)又俗称萝卜里面空为“康”。也作“糠”。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