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诗词网

这个世界除了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主人恩则厚,客子才自薄。

“主人恩则厚,客子才自薄。”诗句出处:《长安书事寄薛戴》;是唐朝诗人李端的作品。

朔雁去成行,哀蝉响如昨。时芳一憔悴,暮序何萧索。
笑语且无聊,逢迎多约略。三山不可见,百岁空挥霍。
故事尽为愁,新知无复乐。夫君又离别,而我加寂寞。
惠远纵相寻,陶潜只独酌。主人恩则厚,客子才自薄。
委曲见提携,因循成蹇剥。论边书未上,招隐诗还作。
贵者已朝餐,岂能敦宿诺。飞禽虽失树,流水长思壑。
千里寄琼枝,梦寐青山郭。

《长安书事寄薛戴》唐朝诗人李端的作品。

【注释】:

主:

①君;国君。《荀子·王霸》:“主能治近,则远者理;主能治明,则幽者化;主能当一,则百事正。”(理:治理。幽:暗处。化:感化。当:主管。)《商君书·君臣》:“故国治而地广,兵强而主尊。”②皇帝的女儿。《后汉书·宋弘传》:“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③春秋战国时称大夫为主。《左传·昭公元年》:“赵孟曰:‘谁当良臣?’对曰:‘主是谓矣。’”(赵孟:晋国卿大夫。当:相当于。)④主人。杜甫《秋兴八首》之四:“王侯第宅皆新主。”(第:贵族的大宅子。)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主已知子猷当往,乃洒扫施设,在听事坐相待。”(子猷:王徽之字。)⑤死者的牌位。《春秋·文公二年》:“作僖公主。”⑥根本;首要的。曹丕《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⑦掌管;主持。《墨子·备高临》:“十人主此车。”⑧预兆。范仲淹《奏乞宣谕大臣定河东捍御》:“河东地震数年,占书亦主城陷。”

恩:

①恩惠;德惠。诸葛亮《出师表》:“臣不胜受恩感激。”②有情义。苏武《诗四首》之三:“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韩非子·六反》:“不养恩爱之心而增威严之势。”

则:

①法则;准则。《左传·文公十八年》:“毁则为贼。”②榜样;模范。《诗经·豳风·伐柯》:“伐柯伐柯,其则不远。”(伐:砍。柯:斧柄。)③效法。《论语·泰伯》:“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④乃;就是。范仲淹《岳阳楼记》:“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⑤划分等级。《尚书·禹贡》:“咸则三壤,成赋中邦。”⑥连词。1. 表承接。《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wǎng:迷惘。)2.表转折。相当于“却”。《论语·子路》:“欲速则不达。”3. 表假设。相当于“若”、“如果”。《荀子·议兵》:“大寇则至,使之持危城,则必畔。”(畔:通“叛”。背叛)。4. 表因果。相当于“就”。《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赵亡则胜为虏,何为不忧乎。”(胜:平原君名赵胜。)⑦助词。用于句中。《诗经·齐风·鸡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厚:

①与“薄”相对。《庄子·逍遥游》:“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②厚度。《天工开物·舟车》:“粮船初制底长五丈 二尺,其板厚二寸。”《墨子·备高临》:“轮厚尺二寸。”③深。《左传·宣公二年》:“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韩非子·难二》:“赏厚而信。”④多;丰厚。《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劳大者其禄厚。”⑤宽厚;厚道。《论语·学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⑥醇厚;味道浓。《韩非子·扬权》:“夫香美脆味,厚酒肥肉,甘口而病形。”⑦看重;厚道。《宋史·范仲淹传》:“六曰厚农桑。”《吕氏春秋·审时》:“凡农之道,厚之为宝。”

客:

①宾客;外来人。李斯《谏逐客书》:“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诗经·商颂·那》:“我有嘉客,亦不夷怿(yì)。”(夷怿:喜悦。)②门客;食客。《史记·孟尝君列传》:“冯驩闻孟尝君好客。”《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③旅客。李商隐《滞雨》:“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④客商。卢纶《晚次鄂州》:“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⑤旅居;寄居。杜甫《去蜀》:“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⑥为某种目的而奔走活动的人。《后汉书·马援传》:“吴王好剑客。”《周易·系辞下》:“重门击柝(tuò),以御暴客。”(柝:打更用的梆子。)

客子:

旅居他乡的人。萧绎《荡妇秋思赋》:“春日迟迟犹可至,~~行行终不归。”

子:

①孩子,兼指男女。《诗经·豳风· 七月》:“同我妇子,馌彼南亩。”(馌yè:送饭。南亩:指田地。)②儿子或女儿。《战国策·赵策四》:“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此指儿子。《韩非子·说林上》:“卫人嫁其子。”此指女儿。③人的通称,或指男;或指女。《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印否?”(涉:过河。印āng:我。)《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之:此。归:出嫁。)④尊称,多指男子。《诗经·卫风·氓》:“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匪:非。愆qiān:错,误。)⑤动物的卵或幼小的动物。《诗经·小雅·小宛》:“螟岭有子,蜾蠃负之。”(螟蛉mínglíng:一种吃禾心的害虫。蜾蠃guǒluǒ:细腰蜂。)《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不得虎子。”⑥植物的果实或种子。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李绅《悯农》之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⑦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⑧地支的第一位,常与天干相配以纪日、纪年。《春秋 · 桓公十八年》:“夏四月丙子,公薨于齐。”韩愈《息国夫人墓志铭》:“元和七年甲子,日南至,以疾卒。”(元和:唐宪宗年号。日南至:指夏至。)又指十二时辰之一,即子时,自夜十一时至次日晨一时。⑨利息。《史记·货殖列传》:“子贷金钱千贯。”

才:

①副词。表示此前不久。晁错《言守边备塞疏》:“救之,少发则不足,多发,远县才至,则胡又已去。”(胡:指匈奴。)②仅仅;只。陶潜《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③表示在某种条件下结果怎样。《老残游记》第十二回:“问了乡人,才寻着了关帝庙。”

自:

①自己。《诗经·大雅·文王》:“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言:通“焉”。配命:合乎天命。)《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②亲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史记·萧相国世家》:“高祖自将。”③自然。《史记·李将军列传》:“谚曰:‘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蹊:小径;小路。)④介词。1.从。《孟子·滕文公上》:“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神农:传说为古代造耒耜、兴农业的帝王。许行:当时的农学家。)《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2. 由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汉书·灌夫传》:“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无所恨。”⑤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假如。《左传·成公十六年》:“唯圣人能内外无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⑥连词。表示假设的让步。可译为即使。《汉书·高祖纪下》:“高祖不修文学,而性明达,好谋能听,自监门戍卒,见之如旧。”又《杜周传》:“自京师不晓,况于远方?”

薄:

①草木丛生之地。《楚辞·九章·涉江》:“露申辛夷,死林薄兮。”②迫近。李密《陈情表》:“日薄西山,气息奄奄。”③厚度小。与“厚”相对。《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④微;少。《荀子·非相》:“知行浅薄。”⑤淡。与“浓”相对。《庄子·胠箧》:“鲁酒薄而邯郸围。”⑥土地贫瘠。《三国志·魏书·诸葛亮传》:“薄田十五顷。”⑦减轻。晁错《论贵粟疏》:“薄赋敛,广畜积。”⑧轻视。杜甫《戏为六绝·五》:“不薄今人爱古人。”⑨助词。用于句首。《诗经·周南·葛覃》:“薄污我私,薄浣我衣。”⑩通“箔”。1.帘子。《礼记·曲礼上》:“帷薄之外不趋。”2.养蚕的筛子或席子。《史记·周勃世家》:“勃以织薄曲为生。”(曲:与“薄”义同。)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