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诗词网

这个世界除了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一言顿遭逢,片善蒙恩光。

“一言顿遭逢,片善蒙恩光。”诗句出处:《闲居秋怀,寄阳翟陆赞府、封丘高少府》;是唐朝诗人贾至的作品。

今日霖雨霁,飒然高馆凉。秋风吹二毛,烈士加慨慷。
忆昔皇运初,众宾俱龙骧。解巾佐幕府,脱剑升明堂。
郁郁被庆云,昭昭翼太阳。鲸鱼纵大壑,鸑鷟鸣高冈。
信矣草创时,泰阶速贤良。一言顿遭逢,片善蒙恩光。
我生属圣明,感激窃自强。崎岖郡邑权,连骞翰墨场。
天朝富英髦,多士如珪璋。盛才溢下位,蹇步徒猖狂。
闭门对群书,几案在我旁。枕席相远游,聊欲浮沧浪。
八月白露降,玄蝉号枯桑。舣舟临清川,迢递愁思长。
我有同怀友,各在天一方。离披不相见,浩荡隔两乡。
平生霞外期,宿昔共行藏。岂无蓬莱树,岁晏空苍苍。

《闲居秋怀,寄阳翟陆赞府、封丘高少府》唐朝诗人贾至的作品。

【注释】:

一:

①数词。《孟子·梁惠王上》:“吾何爱一牛?”(爱:吝惜。)《汉书·律历志上》:“数者,一、十、百、千、万也。”又表序数第一。《吕氏春秋·古乐》:“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八阕:指舞乐的八章。载民、玄鸟:乐曲八章之名。)②专一。《荀子·劝学》:“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螾:通“蚓”。蚯蚓。)③全;满。《史记·淮阴侯列传》:“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④统一;使……一致。《史记·秦始皇本纪》:“一法度衡石丈尺。”⑤相同。《左传·庄公十二年》:“天下之恶一也。”(恶:指恶人。)⑥整体。贾谊《新书·过秦上》:“合从缔交,相与为一。”⑦古代哲学概念。指“道”及“道”所派生的“气”。⑧副词。1. 一概;都。《史记·孟尝君列传》:“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2. 一旦。《庄子·徐无鬼》:“一闻人之过,终身不忘。”(过:过失。)3. 乃;竟。《战国策·齐策一》:“靖郭君之于寡人,一至于此乎?”⑨语气词。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孟子·梁惠王上》:“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⑩我国民族音乐记音符号之一。[一何]副词。表示程度深。杜甫《石壕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言:

①说话。《诗经 ·卫风·氓》:“载笑载言。”(载:助词。)②议论;谈论。《国语·周语上》:“国人莫敢言。”③言语;言论。《尚书·大禹谟》:“无稽之言勿听。”(稽:根据。)④表达;宣说。《尚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永:同“咏”。唱。)⑤誓言;约言。屈原《离骚》:“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⑥一字称一言。王勃《滕王阁序》:“一言均赋,四韵俱成。”⑦一句称一言。《论语·为政》:“《诗经》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⑧助词。无义。《诗经·秦风·小戎》:“言念君子。”

顿:

(一)①以头或脚叩地。《史记·秦始皇本纪》:“群臣皆顿首。”②跺;踏。杜甫《兵车行》:“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③安顿;安置。陆机《演连珠》:“顿网探渊。”《荀子·劝学》:“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④停顿。白居易《小童薛阳陶吹觱栗(bì lì)歌》:“有时婉软无筋骨,有时顿挫生棱节。”(觱栗:乐器名。)⑤止宿;屯驻;停留。《汉书·李广传》:“就善水草顿舍。”又止宿之处。《隋书·炀帝纪下》:“每之一所,辄数道置顿。”(之:到。)⑥困顿。《荀子·仲尼》:“顿穷则从之,疾力以申重之。”⑦倒下。《汉书·陈遵传》:“遵起舞跳梁,顿仆坐上。”⑧通“钝”。不锋利。《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莫邪(yé)为顿兮。”(莫邪:剑名。)⑨损坏;挫败。《孙子·谋攻》:“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⑩量词。相当于“次”。《世说新语·任诞》:“欲乞一顿食耳。”(11)副词。立刻;马上。《汉书·贾谊传》:“贱人安宜得如此而顿辱之哉?”(安:怎么。)《列子·天瑞》:“凡一气不顿进,一形不顿亏。” (二)dú[冒顿(mò dú)]人名。汉初匈奴的单于。《汉书·匈奴传上》:“单于有太子,名曰冒顿。”

遭:

①相逢;遇到。《庄子·应帝王》:“适遭无名人而问焉。”王充《论衡·寒温》:“遭风逢气,身生寒温。”(寒温:指疾病。)②际遇。杜甫《催宗文树鸡栅》:“我宽蝼蚁遭,彼免狐貉厄。”(宽:宽解。)③遭到;受到。《封神演义》第三十回:“致贾氏忿怨死,黄娘娘遭冤。”④量词。1. 周;圈。孟郊《寒地百姓吟》:“虚绕千万遭。”2. 次;回。陶岳《五代史补》:“且共汝辈赤脚入棘针地走三五遭,汝等能乎?”

遭逢:

际遇,遭遇。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逢:

(一)①遇见;碰到。李白《古风·二十四》:“路逢斗鸡者。”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②迎接。王维《与卢象集朱家》:“主人能爱客,终日有逢迎。”③迎合;奉承。《孟子· 告子下》:“今之大夫,皆逢君之恶。”④大。《礼记·儒行》:“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掖:胳肢窝。“逢掖”即大袖子。)(二)péng [逢逢]象声词。鼓声。李贺《上之回》:“蚩尤死,鼓逢逢。”

片:

①剖开的木片。引申为平而薄的东西。《世说新语·捷悟》:“馀有数十斛竹片,咸长数寸。”《南史·齐武陵昭王晔传》:“少时又无棋局,乃破荻为片,纵横以为棋局。”②半。《庄子·则阳》:“雌雄片合。”③单;只。左思《吴都赋》:“双则比目,片则王馀。”(比目、王馀:鱼名。)④微小;微少;零星。鲍照《代放歌行》:“一言分珪爵,片善辞草莱。”《宋书·志序》:“片文只事,鸿纤备举。”今成语有“只言片语”。⑤量词。1.用于平而薄的东西。《风俗通·怪神》:“田家老母到市买数片饵。”2. 用于面积、范围较大的东西。庚信《镜》:“光如一片水。”3.用于情感、景象、声响等。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之一:“一片冰心在玉壶。”

善:

①美好。诸葛亮《出师表》:“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②心地善良。《孟子·告子上》:“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③认为好;赞许。《史记·留侯世家》:“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④亲善;对人友好。《国语·晋语三》:“夫固国者,在亲众而善邻。”⑤办妥;处理好。《晏子春秋·内篇问上六》:“国有具官,然后其政可善。”(具:完备。)⑥副词。好好地。《左传·昭公十三年》:“子善视之。”⑦熟悉。王夫之《周易外传》卷五:“识其品式,辨其条理,善其用,定其礼。”⑧擅长;善于。《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⑨容易;易于。陶潜《感士不遇赋》:“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⑩通“缮”。修治;修整。《庄子·养生主》:“善刀而藏之。”(11)通“膳”。膳食。《颜氏家训·治家》:“蔬果之畜,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埘圈之所生。”(畜:积贮。埘:在墙上凿的鸡窝。)(12)语气词。表示应答或赞赏。《墨子·公输》:“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蒙:

①覆盖。《诗经·鄘风·君子偕老》:“蒙彼绉絺。”(绉絺:细葛衫。)②蒙蔽;欺骗。《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上下相蒙,难与处矣。”③蒙受;遭受。《孟子·离娄下》:“西子蒙不洁。”《潜书·贞隐》:“有不忍小辱,而甘蒙天下之大辱者,是又不可不察也。”④冒;冒着。《汉书·晁错传》:“蒙矢石,赴汤火,视死如生。”(矢:箭。)⑤愚昧;无知。《战国策·韩策一》:“民非蒙愚也。”⑥自称的谦词。相当于“愚”。张衡《西京赋》:“蒙窃惑焉。”(窃:谦词。私下。)⑦敬词。承蒙。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昨日蒙教。”李密《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恩:

①恩惠;德惠。诸葛亮《出师表》:“臣不胜受恩感激。”②有情义。苏武《诗四首》之三:“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韩非子·六反》:“不养恩爱之心而增威严之势。”

恩光:

①光宠,荣耀。江淹《杂体诗》:“豪士枉尺璧,宵人重~~。”②指春光。钱起《和王员外雪晴早朝》:“紫微晴雪带~~,绕仗偏随鸳鹭行。”

光:

①光亮;光辉。《墨子·尚贤中》:“若日之光,若月之明。”李白《静夜思》:“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②明亮;光明。《楚辞·九章·涉江》:“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③光采;风采。《庄子·盗跖》:“身长八尺二寸,面目有光。”也指华美。《诗经·大雅·韩奕》:“百两彭彭,八鸾锵锵,不显其光。”④光荣;荣耀。《汉书·礼乐志》:“下民之乐,子孙保光。”司马迁《报任安书》:“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⑤时光;光阴。李白《前有一樽酒行二首》之一:“青轩桃李能几何?流光欺人忽蹉跎。”(青轩:官员坐的有青绸障蔽的车。)⑥景物;景色。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⑦发扬光大。诸葛亮《前出师表》:“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⑧光滑。韩愈《进学解》:“爬罗剔抉(jué),刮垢磨光。”(抉:挑出,剔出。)⑨指礼乐文物。《周易·观》:“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