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诗词网

这个世界除了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念遵烦促途,荣利骛隙光。

“念遵烦促途,荣利骛隙光。”诗句出处:《息舟荆溪,入阳羡南山,游善权寺,》;是唐朝诗人羊士谔的作品。

结缆兰香渚,柴车上连冈。晏温值初霁,去绕山河长。
献岁冰雪尽,细泉生路傍。行披烟杉入,激涧横石梁。
层阁表精庐,飞甍切云翔。冲襟得高步,清眺极远方。
潭嶂积佳气,荑英多早芳。具观泽国秀,重使春心伤。
念遵烦促途,荣利骛隙光。勉君脱冠意,共匿无何乡。

【注释】:

念:

①想;惦念。《诗经·秦风·小戎》:“言念君子,载寝载兴。”②考虑;思考。《淮南子·说山》:“念念者不得卧。”③念头;想法。曾巩《寄王介甫》:“迨(dài)兹尺书至,疑念始冰析。”(迨:等到。兹:此。)④读。《汉书·张禹传》:“欲为《论》,念张文。”⑤爱怜;怜悯。白居易《弄龟罗》:“物情小可念,人意老多慈。”

遵:

①顺着;沿着。《楚辞·九章·哀郢》:“遵江夏以流亡。”②遵循;遵守。《史记·殷本纪》:“不遵汤法。”《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天僖元年》:“旦为宰相,务遵法守度,重改作。”(旦:人名。重:慎重。)

烦:

①烦躁;烦闷。《素问·调经论》:“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惋:叹恨。)②疲乏;疲劳。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张籍《寄韩愈》:“临溪一盥濯,清去肢体烦。”③敬辞。相烦;麻烦。韩愈《咏灯花》:“更烦将喜事,来报主人公。”④繁多;繁杂。《尚书·说命中》:“礼烦则乱,事神则难。”《史通·表历》:“文尚简要,语恶烦芜。”

促:

①急促;急迫。柳宗元《与萧俛书》:“长来觉日月益促。”陆机《饮酒乐》:“朝(zhāo)醒弦促催人。”②快速。《三国志·魏书·赵俨传》:“而诸将呵责(徐)晃促救。”③短促。陆机《吊魏武帝文》:“何命促而意长。”④催促。李白《鲁郡尧祠送吴王之琅琊》诗:“日色促归人。”⑤挨近。葛洪《抱朴子·疾谬》:“促膝之狭坐,交杯觞于咫尺。”

途:

①道路。《孙子兵法·军争》:“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管子·中匡》:“鲍叔、隰朋趋而出,及管仲于途。”②途径;方法。《荀子·成相》:“邪枉辟回失道途。”张居正《朱汉水墓》:“畏途今若此,吾道转凄然。”

荣:

①草木及谷物开的花。《古诗十九首》之八:“攀条折其荣。”②草木开花。《吕氏春秋·仲夏》:“半夏生,木堇荣。”③草木茂盛、繁盛。陶潜《归去来兮辞》:“木欣欣以向荣。”(欣欣:草木茂盛。)④光荣;荣耀。与“辱”相对。《庄子·逍遥游》:“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⑤荣华;富贵。刘炎《迩言》:“君子志于泽天下,小人志于荣其身。”⑥屋檐两端翘起的部分。《仪礼·士冠礼》:“夙兴,设洗直于东荣。”[荣卫]中医指人体的营养、血气等。《素问·汤液醪醴论》:“今精坏神去,荣卫不可复收。”

利:

①锋利;锐利。跟“钝”相对。《荀子·劝学》:“金就砺则利。”(砺:磨刀石。)《韩非子·难一》:“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②言词锋利,会说话。王充《论衡》:“辩口利舌。”③顺利;吉利。《史记·项羽本纪》:“时不利兮骓(zhuī)不逝。”(骓:马名。逝:跑。)④利益;好处。《左传·桓公六年》:“小国离,楚之利也。”柳宗元《捕蛇者说》:“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⑤有利。《孟子·梁惠王上》:“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⑥利润;利息。《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⑦物产;出产。晁错《论贵粟疏》:“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

骛:

①乱跑。《庄子·外物》:“(大鱼)骛扬而奋鬐(qí),白波若山。”(扬:昂头。鬐:同“鳍”。)②急驰。《素问·大奇论》:“肝脉骛暴,有所惊骇。”③迅速。《素问·大奇论》:“肝脉骛暴,有所惊骇。”④追求。《宋史·程颢传》:“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卒:终。)

隙:

①墙上裂缝。《左传·昭公元年》:“墙之隙坏,谁之咎处也?”②泛指一般物体上的裂缝。《关尹子·九药》:“勿轻小事,小隙沉舟。”③空闲。《左传·隐公五年》:“皆于农隙讲事也。”(讲事:习武。)④漏洞;空子。《韩非子·备内》:“相为耳目,以侯主隙。”⑤缺点;过失。《孙子·谋攻》:“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周:周密。)⑥仇怨;隔阂。《战国策·燕策二》:“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而归赵。”(捐:弃。)⑦邻接;连接。《汉书·地理志下》:“北隙乌丸、夫余。”(乌丸、夫余:古国名。)

光:

①光亮;光辉。《墨子·尚贤中》:“若日之光,若月之明。”李白《静夜思》:“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②明亮;光明。《楚辞·九章·涉江》:“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③光采;风采。《庄子·盗跖》:“身长八尺二寸,面目有光。”也指华美。《诗经·大雅·韩奕》:“百两彭彭,八鸾锵锵,不显其光。”④光荣;荣耀。《汉书·礼乐志》:“下民之乐,子孙保光。”司马迁《报任安书》:“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⑤时光;光阴。李白《前有一樽酒行二首》之一:“青轩桃李能几何?流光欺人忽蹉跎。”(青轩:官员坐的有青绸障蔽的车。)⑥景物;景色。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⑦发扬光大。诸葛亮《前出师表》:“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⑧光滑。韩愈《进学解》:“爬罗剔抉(jué),刮垢磨光。”(抉:挑出,剔出。)⑨指礼乐文物。《周易·观》:“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