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诗词网

这个世界除了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 繁体
  • 简体
  • 拼音
  • 高樓倏冥滅,茂林久摧折。

    “高樓倏冥滅,茂林久摧折。”詩句出處:《洛川懷古》;是唐朝詩人劉希夷的作品。

    萋萋春草綠,悲歌牧征馬。行見白頭翁,坐泣青竹下。
    感嘆前問之,贈予辛苦詞。歲月移今古,山河更盛衰。
    晉傢都洛濱,朝廷多近臣。詞賦歸潘嶽,繁華稱季倫。
    梓澤春草菲,河陽亂華飛。綠珠不可奪,白首同所歸。
    高樓倏冥滅,茂林久摧折。昔時歌舞臺,今成狐兔穴。
    人事互消亡,世路多悲傷。北邙是吾宅,東嶽為吾鄉。
    君看北邙道,髑髏縈蔓草。芳□□□□,□□□□□。
    碑塋或半存,荊棘斂幽魂。揮涕棄之去,不忍聞此言。

    【註釋】:

    高:

    ①高。與“低”相對。《荀子·勸學》:“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厚也。”杜荀鶴《春宮怨》:“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重:重疊。)②指高度。杜甫《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五首》之四:“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③高級;上等;優良。《對楚王問》:“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④歲數大。《左傳·昭公十五年》:“且昔而高祖孫伯黶,司晉之典籍。”⑤高超;高明的。《漢書·晁錯傳》:“對策者百餘人,唯錯為高第。”(對策:對答寫在簡策上的考題。)⑥尊崇。《莊子· 盜蹠》:“世之所高,莫若黃帝。”⑦高尚。《韓非子·五蠹》:“輕辭天子,非高也,勢薄也。”

    樓:

    ①兩層或兩層以上的房屋。杜甫《登嶽陽樓》:“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②設在高處的建築,多用作瞭望。《左傳·宣公十五年》:“登諸樓車,使呼宋而告之。”

    倏:

    一會兒,形容極快;急速。謝脁《和王著作融八公山詩》:“業遙年運倏。”(業:功業。年運:歲月流駛。)

    冥:

    ①昏暗。《周易·升》:“冥升在上,消不富也。”(消:消失,消衰。)《淮南子·說林》:“置之冥室之中。”②夜晚。枚乘《七發》:“冥火薄天,兵車雷運。”(薄:迫近。雷運:像迅雷一樣滾動。)③幽深。孫綽《遊天臺山賦》:“臨萬丈之絕冥。”④遠;深遠;高遠。《楚辭·九章·悲回風》:“據青冥而攄(shū)虹兮,遂儵忽而捫天。”(攄:舒張。儵忽:同“倏忽”。)杜牧《阿房宮賦》:“高低冥迷,不知西東。”又深入。⑤愚昧;不明事理。韓愈《鱷魚文》:“不然,則是鱷魚冥頑不靈,刺史雖有言,不聞不知也。”⑥迷信指人死後進入的世界;陰間。陶潛《乞食》:“銜戢(jí)如何謝?冥報以相貽。”(銜戢:說不出話。)方苞《獄中雜記》:“胥某一夕暴卒,人皆以為冥謫雲。”⑦通“溟”。海。莊子《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⑧相合;暗合。《關尹子·四符》:“唯無我無人,無首無尾,所以與天地冥。”[冥冥]1. 昏暗。范仲淹《嶽陽樓記》:“薄暮冥冥,虎嘯猿啼。”2.高遠。蘇軾《喜雨亭記》:“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

    滅:

    ①[動]熄滅。《韓非子·說林上》:“失火而取水於海,海水雖多,火必不~矣,遠水不救近火也。”②[動]消滅。《戰國策·魏策四》:“秦~韓亡魏。”③[動]消失。杜甫《戲為六絕句》:“爾曹身與名俱~,不廢江河萬古流。”④[動]磨滅。王安石《遊褒禪山記》:“有碑仆道,其文漫~。”⑤[形]昏暗。柳宗元《小石潭記》:“潭西南而望,鬥折蛇行,明~可見。”

    茂:

    ①草木生長繁盛。《詩經·小雅·斯幹》:“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荀子·致士》:“山林茂而禽獸歸之。”②豐富;美好。《楚辭·離騷》:“夫維聖哲以茂行兮,茍得用此下土。”(茍:乃。下土:天下。)《漢書·楚元王傳》:“資質淑茂。”③優秀。《漢書 ·朱邑傳》:“廣延茂士。”④通“懋”。勸勉;勉勵。《史記·周本紀》:“先王之於民也,茂正其德而厚其性。”

    久:

    ①時間長。《莊子·德充符》:“久與賢人處則無過。”《史記·陳涉世傢》:“悵恨久之。”《論語·述而》:“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②久留。《左傳·文公十二年》:“秦不能久,請深壘固軍以待之。”③久戰。《商君書·戰法》:“攻不若者勿與戰,食不若者勿與久。”

    摧:

    ①排擠,抑制。《史記·季佈欒佈列傳》:“當是時,諸公皆多季佈能摧剛為柔,朱傢亦以此名聞當世。”(多:贊許。朱傢:收留並推薦季佈的俠士。)②折斷。曹操《苦寒行》:“羊腸坡詰屈,車輪為之摧。”③毀損;挫敗。李賀《雁門太守行》:“黑雲壓城城欲摧。”④悲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未至二三裡,摧藏馬悲哀。”又:“阿母大悲摧。”[摧頹]1.蹉跎;失意。曹植《浮萍篇》:“何意今摧頹,曠若商與參。”2.衰敗;毀廢。蘇軾《龜山》:“元嘉舊事無人記,故壘摧頹今在不?”3.轉動傾側的樣子。杜甫《秋日荊南述懷三十韻》:“琴鳥曲怨憤,庭鶴舞摧頹。”

    摧折:

    ①折斷,截斷。《漢書·賈山傳》:“雷霆之所擊,無不~~者。”②挫折,打擊。《漢書·嚴延年傳》:“其治務在~~豪強,扶助貧弱。”

    折:

    (一)①折斷。《韓非子· 五蠹》:“兔走觸株,折頸而死。”(走:奔跑。)②彎曲。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③死。《韓詩外傳》卷三:“無瘖、聾、跛、眇、尪蹇、侏儒、折短。”④挫折;損失。《史記·淮陰侯列傳》:“折北不救。”(北:失敗。)⑤駁斥;使對方屈服。劉禹錫《天論》:“作天說以折韓退之之言。”(天說,指柳宗元《天說》。韓退之:韓愈。)⑥指責。《三國志·魏書·傅嘏傳》:“季佈面折其短。”(季節:人名。) (二)shé [折閱]虧損。《荀子·修身》:“良賈不為折閱不市。”(良賈:有本事的商人。市:做買賣。)


    上一篇:王道潜隳伍员死,可叹斗间瞻王气。

    下一篇:秋水随形影,清浊混心迹。
  • 高楼倏冥灭,茂林久摧折。

    “高楼倏冥灭,茂林久摧折。”诗句出处:《洛川怀古》;是唐朝诗人刘希夷的作品。

    萋萋春草绿,悲歌牧征马。行见白头翁,坐泣青竹下。
    感叹前问之,赠予辛苦词。岁月移今古,山河更盛衰。
    晋家都洛滨,朝廷多近臣。词赋归潘岳,繁华称季伦。
    梓泽春草菲,河阳乱华飞。绿珠不可夺,白首同所归。
    高楼倏冥灭,茂林久摧折。昔时歌舞台,今成狐兔穴。
    人事互消亡,世路多悲伤。北邙是吾宅,东岳为吾乡。
    君看北邙道,髑髅萦蔓草。芳□□□□,□□□□□。
    碑茔或半存,荆棘敛幽魂。挥涕弃之去,不忍闻此言。

    【注释】:

    高:

    ①高。与“低”相对。《荀子·劝学》:“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厚也。”杜荀鹤《春宫怨》:“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重:重叠。)②指高度。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五首》之四:“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③高级;上等;优良。《对楚王问》:“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④岁数大。《左传·昭公十五年》:“且昔而高祖孙伯黶,司晋之典籍。”⑤高超;高明的。《汉书·晁错传》:“对策者百余人,唯错为高第。”(对策:对答写在简策上的考题。)⑥尊崇。《庄子· 盗跖》:“世之所高,莫若黄帝。”⑦高尚。《韩非子·五蠹》:“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

    楼:

    ①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房屋。杜甫《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②设在高处的建筑,多用作瞭望。《左传·宣公十五年》:“登诸楼车,使呼宋而告之。”

    倏:

    一会儿,形容极快;急速。谢脁《和王著作融八公山诗》:“业遥年运倏。”(业:功业。年运:岁月流驶。)

    冥:

    ①昏暗。《周易·升》:“冥升在上,消不富也。”(消:消失,消衰。)《淮南子·说林》:“置之冥室之中。”②夜晚。枚乘《七发》:“冥火薄天,兵车雷运。”(薄:迫近。雷运:像迅雷一样滚动。)③幽深。孙绰《游天台山赋》:“临万丈之绝冥。”④远;深远;高远。《楚辞·九章·悲回风》:“据青冥而摅(shū)虹兮,遂儵忽而扪天。”(摅:舒张。儵忽:同“倏忽”。)杜牧《阿房宫赋》:“高低冥迷,不知西东。”又深入。⑤愚昧;不明事理。韩愈《鳄鱼文》:“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刺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⑥迷信指人死后进入的世界;阴间。陶潜《乞食》:“衔戢(jí)如何谢?冥报以相贻。”(衔戢:说不出话。)方苞《狱中杂记》:“胥某一夕暴卒,人皆以为冥谪云。”⑦通“溟”。海。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⑧相合;暗合。《关尹子·四符》:“唯无我无人,无首无尾,所以与天地冥。”[冥冥]1. 昏暗。范仲淹《岳阳楼记》:“薄暮冥冥,虎啸猿啼。”2.高远。苏轼《喜雨亭记》:“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

    灭:

    ①[动]熄灭。《韩非子·说林上》:“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矣,远水不救近火也。”②[动]消灭。《战国策·魏策四》:“秦~韩亡魏。”③[动]消失。杜甫《戏为六绝句》:“尔曹身与名俱~,不废江河万古流。”④[动]磨灭。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有碑仆道,其文漫~。”⑤[形]昏暗。柳宗元《小石潭记》:“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可见。”

    茂:

    ①草木生长繁盛。《诗经·小雅·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荀子·致士》:“山林茂而禽兽归之。”②丰富;美好。《楚辞·离骚》:“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苟:乃。下土:天下。)《汉书·楚元王传》:“资质淑茂。”③优秀。《汉书 ·朱邑传》:“广延茂士。”④通“懋”。劝勉;勉励。《史记·周本纪》:“先王之于民也,茂正其德而厚其性。”

    久:

    ①时间长。《庄子·德充符》:“久与贤人处则无过。”《史记·陈涉世家》:“怅恨久之。”《论语·述而》:“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②久留。《左传·文公十二年》:“秦不能久,请深垒固军以待之。”③久战。《商君书·战法》:“攻不若者勿与战,食不若者勿与久。”

    摧:

    ①排挤,抑制。《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多:赞许。朱家:收留并推荐季布的侠士。)②折断。曹操《苦寒行》:“羊肠坡诘屈,车轮为之摧。”③毁损;挫败。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④悲伤。《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又:“阿母大悲摧。”[摧颓]1.蹉跎;失意。曹植《浮萍篇》:“何意今摧颓,旷若商与参。”2.衰败;毁废。苏轼《龟山》:“元嘉旧事无人记,故垒摧颓今在不?”3.转动倾侧的样子。杜甫《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琴鸟曲怨愤,庭鹤舞摧颓。”

    摧折:

    ①折断,截断。《汉书·贾山传》:“雷霆之所击,无不~~者。”②挫折,打击。《汉书·严延年传》:“其治务在~~豪强,扶助贫弱。”

    折:

    (一)①折断。《韩非子· 五蠹》:“兔走触株,折颈而死。”(走:奔跑。)②弯曲。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③死。《韩诗外传》卷三:“无瘖、聋、跛、眇、尪蹇、侏儒、折短。”④挫折;损失。《史记·淮阴侯列传》:“折北不救。”(北:失败。)⑤驳斥;使对方屈服。刘禹锡《天论》:“作天说以折韩退之之言。”(天说,指柳宗元《天说》。韩退之:韩愈。)⑥指责。《三国志·魏书·傅嘏传》:“季布面折其短。”(季节:人名。) (二)shé [折阅]亏损。《荀子·修身》:“良贾不为折阅不市。”(良贾:有本事的商人。市:做买卖。)


    上一篇:王道潜隳伍员死,可叹斗间瞻王气。

    下一篇:秋水随形影,清浊混心迹。

  • 上一篇:王道潜隳伍员死,可叹斗间瞻王气。

    下一篇:秋水随形影,清浊混心迹。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