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诗词网

这个世界除了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 繁体
  • 简体
  • 拼音
  • 丹陛猶敷奏,彤庭欻戰爭。

    “丹陛猶敷奏,彤庭欻戰爭。”詩句出處:《有感二首》;是唐朝詩人李商隱的作品。

    九服歸元化,三靈葉睿圖。如何本初輩,自取屈犛誅。
    有甚當車泣,因勞下殿趨。何成奏雲物,直是滅萑苻。
    證逮符書密,辭連性命俱。竟緣尊漢相,不早辨胡雛。
    鬼籙分朝部,軍烽照上都。敢雲堪慟哭,未免怨洪爐。
    丹陛猶敷奏,彤庭欻戰爭。臨危對盧植,始悔用龐萌。
    禦仗收前殿,兵徒劇背城。蒼黃五色棒,掩遏一陽生。
    古有清君側,今非乏老成。素心雖未易,此舉太無名。
    誰瞑銜冤目,寧吞欲絕聲。近聞開壽宴,不廢用咸英。

    【註釋】:

    丹:

    ①丹砂的省稱。俗稱朱砂。一種紅色礦物,從中可提煉汞(gǒng),即水銀。《史記·貨殖列傳》:“巴蜀寡婦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數世。”②赤色。杜甫《垂老別》詩:“積屍草木腥,流血川原丹。”③比喻赤誠。文天祥《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喻史冊。)④古代道傢以丹砂煉藥,所煉秘藥稱“丹”。江淹《別賦》:“守丹灶而不顧。”

    陛:

    ①皇宮的臺階。潘嶽《西征賦》:“覓陛殿之餘基。”②泛指臺階。《漢書·賈誼傳》:“人主之尊如堂,群臣如陛,眾庶如地。”(庶:平民。)

    猶:

    ①獸名。也叫猶猢,形似麂。《水經註·江水一》:“山多猶猢,似猴而短足,好遊巖樹。”②如同;好像。《隆中對》:“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沈括《夢溪筆談》卷七:“月本無光,猶銀丸,日耀之乃光耳。”③副詞。1. 還;仍然。《孟子·盡心上》:“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軔:仞。)2. 尚且。司馬光《資治通鑒·赤壁之戰》:“田橫,齊之壯士耳,猶守義不辱,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胄:後代。)④通“猷(yóu)”。1.計謀;謀劃。《詩經·小雅·采芑》:“方叔元老,克壯其猶。”2.道。《詩經·小雅·小旻》:“匪先民是程,匪大猶是經。”(匪:非。是:復指前置賓語。程:效法。)⑤通“由”。1.行。《左傳·昭公十四年》:“殺親益榮,猶義也夫!”2.從。《孟子·公孫醜上》:“紂之去武丁未久也……然而文王猶方百裡起,是以難也。”3.由於。《公羊傳·莊公四年》:“紀侯之不誅,至今有紀者,猶無明天子也。”⑥通“搖”。搖動。《禮記·檀弓下》:“詠斯猶,猶斯舞。”

    敷:

    ①施予;給予。《詩經·商頌·長發》:“敷政優優,百祿是遒。”(優優:寬裕的樣子。遒:聚。)《孟子·滕文公上》:“舉舜而敷治焉。”②鋪敘;陳述。《文心雕龍·鎔裁》:“思瞻者善敷,才核者善刪。”(瞻:豐富。核:謹嚴。)③佈置;鋪開。《尚書·顧命》:“牖間南向,敷重蔑席。”④開放;生長。沈括《夢溪筆談·采草藥》:“用花者取花初敷時。”⑤搽;塗。王安石《贈陳君景初》:“神膏既敷之,頃刻活殘朽。”⑥通“溥(pǔ)”。普遍。《詩經 · 周頌·般》:“敷天之下。”

    奏:

    ①進;進獻。《史記·刺客列傳》:“(荊)軻既取圖奏之,秦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王充《論衡 ·逢遇》:“以夏進爐,以冬奏扇。”②臣子向帝王進言或上書。《史記·酷吏列傳》:“(張)湯每朝奏事,語國傢用,日晏,天子忘食。”(晏:晚。)《史記·孝文本紀》:“書奏天子,天子憐悲其意。”③顯示出。《戰國策·秦策一》:“願大王少留意,臣請奏其效。”④特指進刀;運刀。《莊子·養生主》:“庖丁為文惠君解牛……奏刀騞(huò)然。”(騞然:刀割聲。)⑤奏樂。劉禹錫《楊柳枝詞九首》:“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⑥奏章。《後漢書·趙充國傳》:“作奏未上,會得進兵璽書。”(會:碰上。進兵璽書:皇帝命令進兵的詔書。)

    彤:

    ①用朱漆塗飾成花紋。《國語·周語下》:“器不彤鏤,儉也。”(鏤:雕刻。)②紅色。曹植《七啟》:“彤軒紫柱。”(軒:欄桿。)《詩經·邶風·靜女》:“靜女其孌,貽我彤管。”

    彤庭:

    皇宮,其庭朱漆,故稱。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庭:

    ①正屋;廳堂。《論語·季氏》:“鯉趨而過庭。”《列子 · 楊朱》:“賓客在庭者日百住,庖廚之下,不絕煙火。”(住:停留。庖:廚房。)②廳堂階前的院子。劉禹錫《再遊玄都觀》:“百畝庭中半是苔。”《詩經·魏風·伐檀》:“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貆(huān)兮?”(狩:打獵。胡:為何。瞻:看到。縣:同“懸”,掛著。貆:同“獾”,獸名。)③帝王議事之處;朝廷。《尚書·盤庚上》:“王命眾悉至於庭。”(眾:百官。悉:全都。)《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拜送書於庭。”

    戰:

    ①打仗;戰爭。《尚書·甘誓》:“大戰於甘。”②指與戰爭有關的。杜甫《北征》:“夜深經戰場,寒月照白骨。”③害怕得發抖。《漢書·高五王傳》:“(魏勃)因退立,股戰而栗。”(股:腿。栗:顫抖。)

    爭:

    (一)①爭奪。《韓非子·說林下》:“爭肥饒之地。”《史記·伍子胥列傳》:“兩女子爭桑相攻。”②競爭。《史記·高祖本紀》:“左右爭欲擊之。”③爭辯;辯論。《戰國策·趙策三》:“鄂侯爭之急,辨之疾。”④相差。杜荀鶴《自遣》:“百年身後一丘土,貧富高低爭幾多?”⑤怎麼;怎。多用於古詩詞曲中。白居易《題峽中石上》:“誠知老去風情少,見此爭無一句詩!”(二)zhèng 通“諍”。規勸。《後漢書·王充傳》:“以數諫爭不合,去。”(以:因為。)


    上一篇:典籍将蠡测,文章若管窥。

    下一篇:我本玄元胄,禀华由上津。
  • 丹陛犹敷奏,彤庭欻战争。

    “丹陛犹敷奏,彤庭欻战争。”诗句出处:《有感二首》;是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

    九服归元化,三灵叶睿图。如何本初辈,自取屈牦诛。
    有甚当车泣,因劳下殿趋。何成奏云物,直是灭萑苻。
    证逮符书密,辞连性命俱。竟缘尊汉相,不早辨胡雏。
    鬼箓分朝部,军烽照上都。敢云堪恸哭,未免怨洪炉。
    丹陛犹敷奏,彤庭欻战争。临危对卢植,始悔用庞萌。
    御仗收前殿,兵徒剧背城。苍黄五色棒,掩遏一阳生。
    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素心虽未易,此举太无名。
    谁瞑衔冤目,宁吞欲绝声。近闻开寿宴,不废用咸英。

    【注释】:

    丹:

    ①丹砂的省称。俗称朱砂。一种红色矿物,从中可提炼汞(gǒng),即水银。《史记·货殖列传》:“巴蜀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②赤色。杜甫《垂老别》诗:“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③比喻赤诚。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喻史册。)④古代道家以丹砂炼药,所炼秘药称“丹”。江淹《别赋》:“守丹灶而不顾。”

    陛:

    ①皇宫的台阶。潘岳《西征赋》:“觅陛殿之余基。”②泛指台阶。《汉书·贾谊传》:“人主之尊如堂,群臣如陛,众庶如地。”(庶:平民。)

    犹:

    ①兽名。也叫犹猢,形似麂。《水经注·江水一》:“山多犹猢,似猴而短足,好游岩树。”②如同;好像。《隆中对》:“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沈括《梦溪笔谈》卷七:“月本无光,犹银丸,日耀之乃光耳。”③副词。1. 还;仍然。《孟子·尽心上》:“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轫:仞。)2. 尚且。司马光《资治通鉴·赤壁之战》:“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胄:后代。)④通“猷(yóu)”。1.计谋;谋划。《诗经·小雅·采芑》:“方叔元老,克壮其犹。”2.道。《诗经·小雅·小旻》:“匪先民是程,匪大犹是经。”(匪:非。是:复指前置宾语。程:效法。)⑤通“由”。1.行。《左传·昭公十四年》:“杀亲益荣,犹义也夫!”2.从。《孟子·公孙丑上》:“纣之去武丁未久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3.由于。《公羊传·庄公四年》:“纪侯之不诛,至今有纪者,犹无明天子也。”⑥通“摇”。摇动。《礼记·檀弓下》:“咏斯犹,犹斯舞。”

    敷:

    ①施予;给予。《诗经·商颂·长发》:“敷政优优,百禄是遒。”(优优:宽裕的样子。遒:聚。)《孟子·滕文公上》:“举舜而敷治焉。”②铺叙;陈述。《文心雕龙·镕裁》:“思瞻者善敷,才核者善删。”(瞻:丰富。核:谨严。)③布置;铺开。《尚书·顾命》:“牖间南向,敷重蔑席。”④开放;生长。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用花者取花初敷时。”⑤搽;涂。王安石《赠陈君景初》:“神膏既敷之,顷刻活残朽。”⑥通“溥(pǔ)”。普遍。《诗经 · 周颂·般》:“敷天之下。”

    奏:

    ①进;进献。《史记·刺客列传》:“(荆)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王充《论衡 ·逢遇》:“以夏进炉,以冬奏扇。”②臣子向帝王进言或上书。《史记·酷吏列传》:“(张)汤每朝奏事,语国家用,日晏,天子忘食。”(晏:晚。)《史记·孝文本纪》:“书奏天子,天子怜悲其意。”③显示出。《战国策·秦策一》:“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④特指进刀;运刀。《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奏刀騞(huò)然。”(騞然:刀割声。)⑤奏乐。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⑥奏章。《后汉书·赵充国传》:“作奏未上,会得进兵玺书。”(会:碰上。进兵玺书:皇帝命令进兵的诏书。)

    彤:

    ①用朱漆涂饰成花纹。《国语·周语下》:“器不彤镂,俭也。”(镂:雕刻。)②红色。曹植《七启》:“彤轩紫柱。”(轩:栏杆。)《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庭:

    皇宫,其庭朱漆,故称。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庭:

    ①正屋;厅堂。《论语·季氏》:“鲤趋而过庭。”《列子 · 杨朱》:“宾客在庭者日百住,庖厨之下,不绝烟火。”(住:停留。庖:厨房。)②厅堂阶前的院子。刘禹锡《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诗经·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huān)兮?”(狩:打猎。胡:为何。瞻:看到。县:同“悬”,挂着。貆:同“獾”,兽名。)③帝王议事之处;朝廷。《尚书·盘庚上》:“王命众悉至于庭。”(众:百官。悉:全都。)《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拜送书于庭。”

    战:

    ①打仗;战争。《尚书·甘誓》:“大战于甘。”②指与战争有关的。杜甫《北征》:“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③害怕得发抖。《汉书·高五王传》:“(魏勃)因退立,股战而栗。”(股:腿。栗:颤抖。)

    争:

    (一)①争夺。《韩非子·说林下》:“争肥饶之地。”《史记·伍子胥列传》:“两女子争桑相攻。”②竞争。《史记·高祖本纪》:“左右争欲击之。”③争辩;辩论。《战国策·赵策三》:“鄂侯争之急,辨之疾。”④相差。杜荀鹤《自遣》:“百年身后一丘土,贫富高低争几多?”⑤怎么;怎。多用于古诗词曲中。白居易《题峡中石上》:“诚知老去风情少,见此争无一句诗!”(二)zhèng 通“诤”。规劝。《后汉书·王充传》:“以数谏争不合,去。”(以:因为。)


    上一篇:典籍将蠡测,文章若管窥。

    下一篇:我本玄元胄,禀华由上津。

  • 上一篇:典籍将蠡测,文章若管窥。

    下一篇:我本玄元胄,禀华由上津。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