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诗词网

这个世界除了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 繁体
  • 简体
  • 拼音
  • 狂客落魄尚如此,何況壯士當群雄。

    “狂客落魄尚如此,何況壯士當群雄。”詩句出處:《梁甫吟》;是唐朝詩人李白的作品。

    長嘯梁甫吟,何時見陽春。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
    八十西來釣渭濱。寧羞白發照清水,逢時吐氣思經綸。
    廣張三千六百釣,風期暗與文王親。大賢虎變愚不測,
    當年頗似尋常人。君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
    長揖山東隆準公。入門不拜騁雄辯,兩女輟洗來趨風。
    東下齊城七十二,指揮楚漢如旋蓬。狂客落魄尚如此,
    何況壯士當群雄。我欲攀龍見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帝傍投壺多玉女,三時大笑開電光。倏爍晦冥起風雨,
    閶闔九門不可通。以額扣關閽者怒,白日不照吾精誠,
    杞國無事憂天傾。猰貐磨牙競人肉,騶虞不折生草莖。
    手接飛猱搏雕虎,側足焦原未言苦。智者可卷愚者豪,
    世人見我輕鴻毛。力排南山三壯士,齊相殺之費二桃。
    吳楚弄兵無劇孟,亞夫咍爾為徒勞。梁甫吟,梁甫吟,
    聲正悲。張公兩龍劍,神物合有時。風雲感會起屠釣,
    大人山兒屼當安之。

    【註釋】:

    狂:

    ①瘋狗;狗發瘋。《晉書·五行志中》:“旱歲,犬多狂死。”《漢書·五行志中》:“旱歲犬多狂死及為怪。”②發瘋;精神失常。《呂氏春秋·必己》:“比幹戮,箕子狂。”《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子胥之吳,乃被(pī)發佯狂。”(被:披。)③狂妄;傲慢。《左傳·文公十二年》:“好勇而狂。”④縱情地;無拘束地。《論語·陽貨》:“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蕩。”⑤氣勢猛烈;聲勢大。韓愈《進學解》:“迴狂瀾於既倒。”杜甫《君不見簡蘇徯》:“深山窮谷不可處,霹靂魍魎兼狂風。”

    狂客:

    狂放的人。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韻》:“昔年有~~,號爾謫仙人。”

    客:

    ①賓客;外來人。李斯《諫逐客書》:“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詩經·商頌·那》:“我有嘉客,亦不夷懌(yì)。”(夷懌:喜悅。)②門客;食客。《史記·孟嘗君列傳》:“馮驩聞孟嘗君好客。”《戰國策·齊策四》:“孟嘗君出記,問門下諸客。”③旅客。李商隱《滯雨》:“滯雨長安夜,殘燈獨客愁。”④客商。盧綸《晚次鄂州》:“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⑤旅居;寄居。杜甫《去蜀》:“五載客蜀郡,一年居梓州。”⑥為某種目的而奔走活動的人。《後漢書·馬援傳》:“吳王好劍客。”《周易·系辭下》:“重門擊柝(tuò),以禦暴客。”(柝:打更用的梆子。)

    落:

    ①花葉脫落。《詩經·衛風·氓》:“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沃若:潤澤貌。)②落下;降下。韓愈《詠雪贈張籍》:“隻見縱橫落,寧知遠近來。”(寧:豈。)《十五從軍征》:“淚落沾我衣。”③凋落;衰謝。路蕩《拔茅賦》:“榮落惟運。”(榮:榮耀。運:命運。)又衰敗。《管子·宙合》:“盛而不落者,未之有也。”④流落;淪落。韓愈《祭河南張員外文》:“我落陽山。”⑤停留;停止。李子卿《府試授衣賦》:“山靜風落。”⑥村落。杜甫《兵車行》:“千村萬落生荊杞。”⑦宮室剛建成時舉行的慶祝祭禮。《左傳·昭公七年》:“楚子成章華之臺,願與諸侯落之。”⑧開始。《詩經·周頌·訪落》:“訪予落止,率時昭考。”⑨新鐘等重要器物鑄成時以公豬血塗抹。《左傳·昭公四年》:“(叔孫為孟鐘)饗(xiǎng)大夫以落之。”(饗:款待。)

    魄:

    ①舊指依附形體而存在的精神。《左傳·昭公七年》:“人生始化曰魄。”②同“粕”。糟粕。《莊子·天道》:“然則君子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③通“霸(bà)”。月初出或將沒時的微光。《論衡·侁時》:“月三日魄。”又泛指月光。

    尚:

    ①加在上面;超過。《詩經·齊風·著》:“尚之以瓊華乎而。”(瓊華:精美的玉。乎而:語氣詞。)②矜誇。《後漢書·張衡傳》:“雖才高於世,而無驕尚之情。”③尊崇;崇尚。《莊子·天道》:“鄉黨尚齒,行事尚賢。”④志趣;愛好。柳宗元《遊南亭夜還敘志七十韻》:“夙抱丘壑尚,率性恣遊遨。”⑤古代特指娶帝王之女為妻。《新唐書·郭釗傳》:“其子仲詞尚饒陽公主。”⑥主管;特指帝王的私人事物。《淮南子·覽冥》:“夫瞽師庶女,位賤尚葈。”(尚葈:即典枲,掌管佈縷麻草之物。)《史記·呂太後本紀》:“襄平侯通尚符節。”(通:紀通,人名。)⑦副詞。尚且;還。《詩經·王風·兔爰》:“我生之初,尚無為。”司馬遷《報任安書》:“如仆,尚何言哉!”

    如:

    ①順從;依照。《左傳·僖公十五年》:“唯所如之,無不如志。”李朝威《柳毅傳》:“毅如其言,遂至其宮。”②往;到……去。《漢書·燕王傳》:“田生如長安,不見(劉)澤。”③似;像;如同。《詩經·小雅·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④及;趕得上。《論語·公冶長》:“弗如也! 吾與女弗如也!”⑤奈。“如……何”,相當於“奈……何”,把……怎麼樣。《孟子·滕文公下》:“一薛居州,獨如宋王何?”(薛居州:人名,宋臣。)《列子·湯問》:“其如土石何?”⑥介詞。相當於“於”。引進比較對象。《呂氏春秋·愛士》:“人之困窮,甚如饑渴。”⑦連詞。1. 相當於“如果”,表示假設。《詩經·秦風·黃鳥》:“如可贖兮,人百其身。”2. 相當於“和”。表示並列。《儀禮·鄉飲酒禮》:“公如大夫入。”(大夫:官名。)3. 相當於“而”。表示轉折。至於;卻。《論語·先進》:“如其禮樂,以俟君子。”4.相當於“或者”。表示選擇。《論語·先進》:“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安:怎。方六七十:指縱橫六七十裡。邦:諸侯封國。)⑧助詞。形容詞後綴,相當於“然”,表示“……的樣子”。《論語·鄉黨》:“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不如]也作“弗如”。比不上。岑參《石犀》:“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伯禹:大禹。)

    此:

    ①代詞。這;這個。《孟子·公孫醜下》:“彼一時,此一時也。”《禮記·禮運》:“此之謂大同。”②這樣;這般。庾信《哀江南賦》:“天何為而此醉。”③副詞。乃;則。《後漢書·黃瓊傳》:“必待堯舜之君,此為志士終無時矣。”

    何:

    (一)①疑問代詞。1. 什麼。《詩經·召南·何彼穠矣》:“何彼穠(nóng)矣?”(那長得很茂盛的是什麼?)2. 為什麼。《漢書·伍被傳》:“公獨以為無福,何?”3. 何處。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雲橫秦嶺傢何在?”②副詞。1.表示反問。相當於“怎麼”、“哪裡”。《史記·項羽本紀》:“大王來何操?”《後漢書·馬援傳》:“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身,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邪:同“耶”。)2.表示感嘆。相當於“多麼”。曹操《觀滄海》:“水何澹澹。” (二)hè 扛;擔。《詩經·曹風·候人》:“何戈與祋(duì)。”(祋:兵器名。)泛指背負。《詩經·小雅· 無羊》:“何蓑(suō)何笠。”引申為承受。《詩經·商頌·長發》:“何天之休。”(休:福。)以上意義後來寫作“荷”。

    何況:

    用反問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元稹《酬樂天赴江洲路上見寄》:“天上猶有礙,~~地上身。”

    況:

    ①比擬;比較。《漢書·高惠高後文功臣表序》:“以往況今,甚可悲傷。”《論衡·論死》:“案火災不能復燃以況之,死人不能復為鬼明矣。”②情形;狀況。高啟《送丁孝廉之錢塘》:“若見故人詢旅況,知君解說不煩書。”③副詞。更加。《國語·晉語一》:“以眾故,不敢愛親,眾況厚之。”《墨子·非攻》:“王況自縱也。”(王:指殷紂王。縱:放縱。)④連詞。何況。《左傳·宣公十二年》:“困獸猶鬥,況國相乎!”杜甫《兵車行》:“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⑤通“貺”。賜;賜予。《漢書·武帝紀》:“遭天地況施,著見景象,屑然如有聞。”(屑:輕微,微小。)《國語·魯語下》:“君以諸侯之故,況使臣以大禮。”

    壯:

    ①大;盛大。《詩經·小雅·采芑》:“方叔元老,克壯其猶。”(猶,道。)李夢陽《明遠樓春望》:“風雨江聲壯,兵戈地色寒。”②強壯;健壯。左思《吳都賦》:“趫材悍北。”(趫:矯健。)③壯年;古人三十歲以上為壯年。賈誼《治安策》:“大國之王,幼弱未壯。”④成年;長大。《韓非子·難二》:“周公旦假天子七年,成王壯,授之以政。”⑤雄偉;豪壯。《漢書 · 樊噲傳》:“始陛下與臣等起豐沛,定天下,何其壯也!”(豐沛:二邑名。)⑥認為勇敢。《漢書·高帝紀上》:“羽壯之,賜以酒。”(羽:項羽。)

    壯士:

    意氣壯盛之士,勇士。《戰國策·燕策》:“風蕭蕭兮易水寒,~~一去兮不復還。”

    士:

    ①從事某種活動的男子。《周易·歸妹》:“女承筐,無實;士刲(kuī)羊,無血。”(刲:割。)②特指未婚的青年男子。《詩經·衛風·氓》:“於嗟女兮,無與士耽。”③古代介於卿大夫和庶民之間的階層,貴族的最下一等。《禮記·王制》:“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④智者;賢者。後泛指讀書人,知識階層。《荀子·勸學》:“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漢書·食貨志上》:“士農工商,四民有業。學以居位曰士,辟士殖谷曰農,作巧成器曰工,通財鬻(yù)貨曰商。”(鬻:賣。)⑤古代的法官;獄官。《孟子·告子下》:“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管夷吾:管仲。孫叔敖:春秋時楚令尹。海:指隱居海濱。)⑥對人的美稱。古樂府《木蘭詩》:“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⑦古軍制,在車上者稱士,也稱“甲士”。與“步卒”相對。屈原《九歌·國殤》:“矢交墜兮士爭先。”⑧通“事”。職事;從事。《詩經·豳風·東山》:“制彼裳衣,勿士行枚。”⑨通“仕”。做官。《論衡·刺孟》:“有士於此,而子悅之。”⑩通“恃”。依靠;憑借。銀雀山漢墓竹簡《孫臏兵法·見威王》:“孫子見威王,曰:‘夫兵者,非士恒勢也。’”

    當:

    (一)①面對;面向。王充《論衡·變動》:“盛夏之時,當風而立。”②正在某處。《墨子·兼愛下》:“然當今之時。”③相當於;抵得上。《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張儀)乃曰:‘以一(張)儀而當漢中地,臣請往如楚。’”(如:到。)④抵擋;抵抗。《戰國策·齊策一》:“必一而當十,十而當百,百而當千。”⑤遮擋;擋住。《莊子·人間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⑥擔當;承受。《宋史·蕭註傳》:“敢當天下大事。”⑦擔任;充當。《晉書·熊遠傳》:“今當官者以理事為俗吏,奉法為苛刻。”⑧主管;掌管。《左傳·襄公二年》:“於是子罕當國。”⑨判決定罪。《史記·蒙恬列傳》:“當高罪死。”⑩適應;符合。《漢書·蓋寬饒傳》:“以言事不當意,而為文吏所詆挫。”(挫:屈辱。)(11)應該;應當。《後漢書·馬援傳》:“窮當益堅,老當益壯。”(12)介詞。引進時間或處所。相當於“就在”。《史記·項羽本紀》:“當是時,秦嘉已立景駒為楚王。”(是:此。) (二)dàng ①恰當;得當。《禮記· 樂記》:“古者天地順而四時當。”②當做。《戰國策·齊策四》:“安步以當車。”③器物的底部或頂端。《韓非子·外儲說右上》:“今有千金之玉卮(zhī),通而無當,可以盛水乎?”(卮:酒杯。)

    群:

    ①羊群;聚集在一起的禽獸。《詩經· 小雅·無羊》:“誰謂爾無羊,三百維群。”②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淮南子·主術》:“千人之群無絕梁。”③成群的;眾多的。《左傳·莊公十二年》:“群公子奔蕭。”④眾人。《梁書·劉顯傳》:“聰明特達,出類拔群。”⑤同類;種類。《周易·系辭上》:“方以類聚,物以群分。”⑥會合;聯合。《漢書·刑法志》:“不仁愛則不能群,不能群則不能勝物,不勝物則養不足。”(養:給養。)⑦聚合。《荀子·非十二子》:“而群天下之英傑。”

    雄:

    ①雄性的,與“雌”相對。《詩經·小雅·正月》:“誰知鳥之雌雄。”②強有力的;傑出的。《後漢書·荀彧(yù)傳》:“彧聞操有雄略,而度(duó)紹不能定大業。”(操:曹操。度:估量。紹:袁紹。)③稱雄。《戰國策·趙策三》:“方今唯秦雄天下。”④傑出的人或國傢。賈誼《過秦論》:“常為諸侯雄。”


    上一篇:置酒送惠连,吾家称白眉。

    下一篇: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
  • 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

    “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诗句出处:《梁甫吟》;是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

    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
    八十西来钓渭滨。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吐气思经纶。
    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大贤虎变愚不测,
    当年颇似寻常人。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
    长揖山东隆准公。入门不拜骋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狂客落魄尚如此,
    何况壮士当群雄。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帝傍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
    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者怒,白日不照吾精诚,
    杞国无事忧天倾。猰貐磨牙竞人肉,驺虞不折生草茎。
    手接飞猱搏雕虎,侧足焦原未言苦。智者可卷愚者豪,
    世人见我轻鸿毛。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
    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梁甫吟,梁甫吟,
    声正悲。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风云感会起屠钓,
    大人山兒屼当安之。

    【注释】:

    狂:

    ①疯狗;狗发疯。《晋书·五行志中》:“旱岁,犬多狂死。”《汉书·五行志中》:“旱岁犬多狂死及为怪。”②发疯;精神失常。《吕氏春秋·必己》:“比干戮,箕子狂。”《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子胥之吴,乃被(pī)发佯狂。”(被:披。)③狂妄;傲慢。《左传·文公十二年》:“好勇而狂。”④纵情地;无拘束地。《论语·阳货》:“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⑤气势猛烈;声势大。韩愈《进学解》:“迴狂澜于既倒。”杜甫《君不见简苏徯》:“深山穷谷不可处,霹雳魍魉兼狂风。”

    狂客:

    狂放的人。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昔年有~~,号尔谪仙人。”

    客:

    ①宾客;外来人。李斯《谏逐客书》:“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诗经·商颂·那》:“我有嘉客,亦不夷怿(yì)。”(夷怿:喜悦。)②门客;食客。《史记·孟尝君列传》:“冯驩闻孟尝君好客。”《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③旅客。李商隐《滞雨》:“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④客商。卢纶《晚次鄂州》:“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⑤旅居;寄居。杜甫《去蜀》:“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⑥为某种目的而奔走活动的人。《后汉书·马援传》:“吴王好剑客。”《周易·系辞下》:“重门击柝(tuò),以御暴客。”(柝:打更用的梆子。)

    落:

    ①花叶脱落。《诗经·卫风·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沃若:润泽貌。)②落下;降下。韩愈《咏雪赠张籍》:“只见纵横落,宁知远近来。”(宁:岂。)《十五从军征》:“泪落沾我衣。”③凋落;衰谢。路荡《拔茅赋》:“荣落惟运。”(荣:荣耀。运:命运。)又衰败。《管子·宙合》:“盛而不落者,未之有也。”④流落;沦落。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我落阳山。”⑤停留;停止。李子卿《府试授衣赋》:“山静风落。”⑥村落。杜甫《兵车行》:“千村万落生荆杞。”⑦宫室刚建成时举行的庆祝祭礼。《左传·昭公七年》:“楚子成章华之台,愿与诸侯落之。”⑧开始。《诗经·周颂·访落》:“访予落止,率时昭考。”⑨新钟等重要器物铸成时以公猪血涂抹。《左传·昭公四年》:“(叔孙为孟钟)飨(xiǎng)大夫以落之。”(飨:款待。)

    魄:

    ①旧指依附形体而存在的精神。《左传·昭公七年》:“人生始化曰魄。”②同“粕”。糟粕。《庄子·天道》:“然则君子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③通“霸(bà)”。月初出或将没时的微光。《论衡·侁时》:“月三日魄。”又泛指月光。

    尚:

    ①加在上面;超过。《诗经·齐风·著》:“尚之以琼华乎而。”(琼华:精美的玉。乎而:语气词。)②矜夸。《后汉书·张衡传》:“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③尊崇;崇尚。《庄子·天道》:“乡党尚齿,行事尚贤。”④志趣;爱好。柳宗元《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夙抱丘壑尚,率性恣游遨。”⑤古代特指娶帝王之女为妻。《新唐书·郭钊传》:“其子仲词尚饶阳公主。”⑥主管;特指帝王的私人事物。《淮南子·览冥》:“夫瞽师庶女,位贱尚葈。”(尚葈:即典枲,掌管布缕麻草之物。)《史记·吕太后本纪》:“襄平侯通尚符节。”(通:纪通,人名。)⑦副词。尚且;还。《诗经·王风·兔爰》:“我生之初,尚无为。”司马迁《报任安书》:“如仆,尚何言哉!”

    如:

    ①顺从;依照。《左传·僖公十五年》:“唯所如之,无不如志。”李朝威《柳毅传》:“毅如其言,遂至其宫。”②往;到……去。《汉书·燕王传》:“田生如长安,不见(刘)泽。”③似;像;如同。《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④及;赶得上。《论语·公冶长》:“弗如也! 吾与女弗如也!”⑤奈。“如……何”,相当于“奈……何”,把……怎么样。《孟子·滕文公下》:“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薛居州:人名,宋臣。)《列子·汤问》:“其如土石何?”⑥介词。相当于“于”。引进比较对象。《吕氏春秋·爱士》:“人之困穷,甚如饥渴。”⑦连词。1. 相当于“如果”,表示假设。《诗经·秦风·黄鸟》:“如可赎兮,人百其身。”2. 相当于“和”。表示并列。《仪礼·乡饮酒礼》:“公如大夫入。”(大夫:官名。)3. 相当于“而”。表示转折。至于;却。《论语·先进》:“如其礼乐,以俟君子。”4.相当于“或者”。表示选择。《论语·先进》:“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安:怎。方六七十:指纵横六七十里。邦:诸侯封国。)⑧助词。形容词后缀,相当于“然”,表示“……的样子”。《论语·乡党》:“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不如]也作“弗如”。比不上。岑参《石犀》:“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伯禹:大禹。)

    此:

    ①代词。这;这个。《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礼记·礼运》:“此之谓大同。”②这样;这般。庾信《哀江南赋》:“天何为而此醉。”③副词。乃;则。《后汉书·黄琼传》:“必待尧舜之君,此为志士终无时矣。”

    何:

    (一)①疑问代词。1. 什么。《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nóng)矣?”(那长得很茂盛的是什么?)2. 为什么。《汉书·伍被传》:“公独以为无福,何?”3. 何处。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云横秦岭家何在?”②副词。1.表示反问。相当于“怎么”、“哪里”。《史记·项羽本纪》:“大王来何操?”《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身,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邪:同“耶”。)2.表示感叹。相当于“多么”。曹操《观沧海》:“水何澹澹。” (二)hè 扛;担。《诗经·曹风·候人》:“何戈与祋(duì)。”(祋:兵器名。)泛指背负。《诗经·小雅· 无羊》:“何蓑(suō)何笠。”引申为承受。《诗经·商颂·长发》:“何天之休。”(休:福。)以上意义后来写作“荷”。

    何况:

    用反问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元稹《酬乐天赴江洲路上见寄》:“天上犹有碍,~~地上身。”

    况:

    ①比拟;比较。《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序》:“以往况今,甚可悲伤。”《论衡·论死》:“案火灾不能复燃以况之,死人不能复为鬼明矣。”②情形;状况。高启《送丁孝廉之钱塘》:“若见故人询旅况,知君解说不烦书。”③副词。更加。《国语·晋语一》:“以众故,不敢爱亲,众况厚之。”《墨子·非攻》:“王况自纵也。”(王:指殷纣王。纵:放纵。)④连词。何况。《左传·宣公十二年》:“困兽犹斗,况国相乎!”杜甫《兵车行》:“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⑤通“贶”。赐;赐予。《汉书·武帝纪》:“遭天地况施,著见景象,屑然如有闻。”(屑:轻微,微小。)《国语·鲁语下》:“君以诸侯之故,况使臣以大礼。”

    壮:

    ①大;盛大。《诗经·小雅·采芑》:“方叔元老,克壮其猶。”(猶,道。)李梦阳《明远楼春望》:“风雨江声壮,兵戈地色寒。”②强壮;健壮。左思《吴都赋》:“趫材悍北。”(趫:矫健。)③壮年;古人三十岁以上为壮年。贾谊《治安策》:“大国之王,幼弱未壮。”④成年;长大。《韩非子·难二》:“周公旦假天子七年,成王壮,授之以政。”⑤雄伟;豪壮。《汉书 · 樊哙传》:“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丰沛:二邑名。)⑥认为勇敢。《汉书·高帝纪上》:“羽壮之,赐以酒。”(羽:项羽。)

    壮士:

    意气壮盛之士,勇士。《战国策·燕策》:“风萧萧兮易水寒,~~一去兮不复还。”

    士:

    ①从事某种活动的男子。《周易·归妹》:“女承筐,无实;士刲(kuī)羊,无血。”(刲:割。)②特指未婚的青年男子。《诗经·卫风·氓》:“于嗟女兮,无与士耽。”③古代介于卿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贵族的最下一等。《礼记·王制》:“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④智者;贤者。后泛指读书人,知识阶层。《荀子·劝学》:“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汉书·食货志上》:“士农工商,四民有业。学以居位曰士,辟士殖谷曰农,作巧成器曰工,通财鬻(yù)货曰商。”(鬻:卖。)⑤古代的法官;狱官。《孟子·告子下》:“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管夷吾:管仲。孙叔敖:春秋时楚令尹。海:指隐居海滨。)⑥对人的美称。古乐府《木兰诗》:“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⑦古军制,在车上者称士,也称“甲士”。与“步卒”相对。屈原《九歌·国殇》:“矢交坠兮士争先。”⑧通“事”。职事;从事。《诗经·豳风·东山》:“制彼裳衣,勿士行枚。”⑨通“仕”。做官。《论衡·刺孟》:“有士于此,而子悦之。”⑩通“恃”。依靠;凭借。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见威王》:“孙子见威王,曰:‘夫兵者,非士恒势也。’”

    当:

    (一)①面对;面向。王充《论衡·变动》:“盛夏之时,当风而立。”②正在某处。《墨子·兼爱下》:“然当今之时。”③相当于;抵得上。《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张仪)乃曰:‘以一(张)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到。)④抵挡;抵抗。《战国策·齐策一》:“必一而当十,十而当百,百而当千。”⑤遮挡;挡住。《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⑥担当;承受。《宋史·萧注传》:“敢当天下大事。”⑦担任;充当。《晋书·熊远传》:“今当官者以理事为俗吏,奉法为苛刻。”⑧主管;掌管。《左传·襄公二年》:“于是子罕当国。”⑨判决定罪。《史记·蒙恬列传》:“当高罪死。”⑩适应;符合。《汉书·盖宽饶传》:“以言事不当意,而为文吏所诋挫。”(挫:屈辱。)(11)应该;应当。《后汉书·马援传》:“穷当益坚,老当益壮。”(12)介词。引进时间或处所。相当于“就在”。《史记·项羽本纪》:“当是时,秦嘉已立景驹为楚王。”(是:此。) (二)dàng ①恰当;得当。《礼记· 乐记》:“古者天地顺而四时当。”②当做。《战国策·齐策四》:“安步以当车。”③器物的底部或顶端。《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今有千金之玉卮(zhī),通而无当,可以盛水乎?”(卮:酒杯。)

    群:

    ①羊群;聚集在一起的禽兽。《诗经· 小雅·无羊》:“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②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淮南子·主术》:“千人之群无绝梁。”③成群的;众多的。《左传·庄公十二年》:“群公子奔萧。”④众人。《梁书·刘显传》:“聪明特达,出类拔群。”⑤同类;种类。《周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⑥会合;联合。《汉书·刑法志》:“不仁爱则不能群,不能群则不能胜物,不胜物则养不足。”(养:给养。)⑦聚合。《荀子·非十二子》:“而群天下之英杰。”

    雄:

    ①雄性的,与“雌”相对。《诗经·小雅·正月》:“谁知鸟之雌雄。”②强有力的;杰出的。《后汉书·荀彧(yù)传》:“彧闻操有雄略,而度(duó)绍不能定大业。”(操:曹操。度:估量。绍:袁绍。)③称雄。《战国策·赵策三》:“方今唯秦雄天下。”④杰出的人或国家。贾谊《过秦论》:“常为诸侯雄。”


    上一篇:置酒送惠连,吾家称白眉。

    下一篇: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

  • 上一篇:置酒送惠连,吾家称白眉。

    下一篇: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