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笔驿

2023-05-11 可可诗词网-李商隐 https://www.kekeshici.com

诗词简介
    这首诗是诗人大中九年离开梓州回长安途经筹笔驿中所作。诗中敬慕诸葛亮经天纬地之才,也感叹诸葛亮辅佐非人以致壮志未酬的悲剧命运。这首诗在颂扬诸葛亮的威名才智的同时写出了诸葛亮的遗恨,抒发感慨。
 
 此诗作于宣宗大中九年(855),时作者随柳仲郢还朝,途经利州绵谷(今四川广元)之筹笔驿。筹笔驿:古驿名,明改名朝天驿,在今四川广元北。相传蜀汉诸葛亮出师伐魏,曾驻在此筹画军事,故名。诗中描写筹笔驿景象,寄寓诸葛亮的神威馀烈,慨叹他既逢庸主、又失辅翼,虽才比管乐,终难救亡。诗人回忆当年谒武侯祠,追念其好为《梁父吟》如今尚有馀恨。全诗熔抒情、议论、写景、叙事于一炉,笔力雄健峻拔,风格沉郁顿挫,深得杜甫《蜀相》、《咏怀古迹》笔意。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筹笔驿》
    .[唐].李商隐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终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 《 chóu bǐ yì 》 
    《 筹   笔 驿 》 
    .[ tánɡ ]. lǐ shānɡ yǐn 
    .[ 唐   ]. 李 商    隐  
    yuán niǎo yóu yí wèi jiǎn shū , fēnɡ yún chánɡ wéi hù chǔ xū 。 
    猿   鸟   犹  疑 畏  简   书  , 风   云  常    为  护 储  胥 。 
    tú lìnɡ shànɡ jiānɡ huī shén bǐ , zhōnɡ jiàn jiànɡ wánɡ zǒu chuán chē 。 
    徒 令   上    将    挥  神   笔 , 终    见   降    王   走  传    车  。 
    ɡuǎn yuè yǒu cái zhōnɡ bù tiǎn , ɡuān zhānɡ wú mìnɡ yù hé rú 。 
    管   乐  有  才  终    不 忝   , 关   张    无 命   欲 何 如 。 
    tā nián jǐn lǐ jīnɡ cí miào , liánɡ fù yín chénɡ hèn yǒu yú 。 
    他 年   锦  里 经   祠 庙   , 梁    父 吟  成    恨  有  余 。 
  • 《籌筆驛》
    .[唐].李商隱
    猿鳥猶疑畏簡書,風云常為護儲胥。
    徒令上將揮神筆,終見降王走傳車。
    管樂有才終不忝,關張無命欲何如。
    他年錦里經祠廟,梁父吟成恨有余。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鱼鸟犹疑是惊畏丞相的严明军令,风云常常护着他军垒的藩篱栏栅。
    诸葛亮徒然在这里挥笔运筹划算,后主刘禅最终却乘坐邮车去投降。
    孔明真不愧有管仲和乐毅的才干。关公张飞已死他又怎能力挽狂澜?
    往年我经过锦城时进谒了武侯祠,曾经吟诵了梁父吟为他深表遗憾!
     
  • 【注释1】
     
    ①筹笔驿:即今四川广元市北之朝天驿,相传诸葛亮伐魏时曾驻此筹划军机。 
     
    ②犹疑:形容畏惧而不敢靠近的样子。简书:文书,特指军令文书。因古代常用竹简写成,故名。储胥:木栅之类,军营用以防卫设障。 
     
    ③上将:指诸葛亮。挥神笔:形容善于筹划,部署。降王:蜀后主刘禅。传车:驿站中备有的用于长途行程的车子。 
     
    ④管乐:管仲、乐毅,管仲为春秋时的名相,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乐毅为战国时的名将,为燕昭王打败了强大的齐国。诸葛亮隐居南阳时就常自比管乐。不忝:不愧。关张:关羽、张飞,均为蜀国大将。无命:不得善终。关羽死于兵败,张飞更死于部将刀下。
     
     ⑤他年:往年。锦里:在成都城里,是诸葛亮祠庙所在地。祠庙:指武侯祠。《梁父吟》:诸葛亮隐居时抒写抱负与感慨之作。
     
     
    【注释2】
    ①大中九年(855)冬,作者随柳仲郢还朝,途经筹笔驿而写作了这首咏怀 古迹之作。
     
    ②猿鸟: 一本作“鱼鸟”。简书:古代用竹简写字,故称之为简 书,这里指军中文书命令。句意谓筹笔驿一带猿鸟不近,好象还在畏惧诸 葛亮当年的军令. 
     
    ③储胥:军队驻扎时设以防卫拒障的木栅藩篱。
     
    ④上将: 主将。指诸葛亮。
     
    ⑤降王: 指蜀后主刘禅。传车(zhuàn jū):驿站所备供长 途旅行用的驿车。传,传舍、驿站。
     
    ⑥管乐: 管仲与乐毅。春秋战国时期 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终不忝,一作“真不忝”,忝:愧。意谓诸葛亮纵使 不愧有管、乐之才。语本《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⑦关张: 关羽和张飞, 蜀汉著名的大将。无命: 天亡。
     
    ⑧锦里: 在成都城南,武侯祠即立于此地。
     
     ⑨梁父: 即《梁父吟》,古乐曲名。诸葛亮躬耕南阳时,好为《梁父吟》。这 里以《梁父》转指作者自己所写的借咏史以寓概的诗篇。
     

  •      这是一首咏怀古迹的诗。筹笔驿,在今四川省广元县北。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出师伐魏,曾驻此地筹划军事,故名。大中十年(856)冬,诗人罢梓州幕,随柳仲郢还京,经筹笔驿有感而作。诗作盛赞诸葛亮的政治、军事才能,为他未能统一中国而感到惋惜,“恨有余”是这首诗的灵魂与诗眼。为了突出这个“恨”字,诗人采用了一扬一抑、抑扬交替的艺术手法。首联说“猿鸟”畏其军令,“风云” “护”其藩篱,极其威严,一扬;颔联却言“徒”有神智,“终见”刘禅降魏蜀亡,长途乘驿车被押解洛阳,一抑。颈联出句称其才智无愧于管仲、乐毅,又一扬;对句关羽、张飞早夭,失却羽翼,又一抑。末联,看似议论,实则抒情,一切议论、抒情都归结到“恨有余”上。一抑一扬,抑扬顿挫,一唱三叹,宛转有致。管、乐,指春秋时辅佐齐桓公建立霸业的管仲和战国时为燕昭王大破齐国的乐毅。诸葛亮常自比管仲乐毅。不忝(tian),无愧。诸葛亮的才干比管、乐毫不逊色。纪昀评此诗说: “起二句极力推尊,三四句忽然一贬,四句殆自相矛盾。盖由意中先有五六二句,故敢如此离奇用笔。”宋弼则以此诗与杜甫的《蜀相》比美:“起二句本意已尽,下面无可措手矣;三四句作开笔,五六收转,两意相承,字字顿挫;七八振开作结。与少陵‘丞相祠堂’作,不可妄置人优劣也。”诗中的“恨有余”,不单是指诸葛武侯。同时也是诗人本身的家国之恨。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这是作者于宣宗大中九年(855)冬,随柳仲郢还朝途经筹笔 驿的咏怀古迹之作。
     
        诸葛亮是古往今来忠臣良将的典范,作者路过当年他行军布阵之处, 见猿鸟都远远地离开,仿佛是惊畏诸葛亮森严的军令,数百年之后仍不敢 相扰。这是因诸葛亮治军之严,故作者有此联想。而猿鸟远离,亦可见诸 葛亮凛然不可侵犯之气度。再远望筹笔驿上,风云屯聚,好像长久地护卫 着当年的藩篱壁垒。这两句极写诸葛亮之能。接着又以“神笔”,喻诸葛 亮之料敌如神。可徒然有这样优秀的人才,仍然无法改变蜀国灭亡的命 运,即不免见到降王刘禅乘传车驰遣洛阳的结局。这几句扬中有抑,上下 映衬,可见诸葛亮之神才,也无法改变蜀汉的命运。
     
        紧接着又说诸葛亮真不愧为像管仲、乐毅那样具有杰出才能的政治 家、军事家。可是关羽、张飞早早去世,诸葛亮失去有力的将领,一个人就 很难有什么作为了。这一句又抑。感慨诸葛亮平生功业,既评价了他自 身的才华,又联想他当时所处的政治环境,抑扬顿挫,委婉曲折。
     
        《梁父吟》相传为诸葛亮所作,为其抒发自身政治感慨的诗歌。这里 代指作者以前经过成都的武侯祠,写下的怀念诸葛亮的诗篇。这两句是 作者回想当年在成都武侯庙里凭吊,伤今怀古,遗恨无穷。作者在筹笔驿 回想诸葛亮当年的英武,不说此时的复杂情感,反而说到以前在成都时对 诸葛亮的怀念,是从侧面的一种烘托对比,所谓以昔喻今,在筹笔驿时胸 中不尽感慨之情,尽在言外。
     
  •       
       大中九年(855),李商隐罢梓州幕,随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回长安,途径筹笔驿,写下这首诗。本诗是凭吊诸葛亮的怀古之作,赞扬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叹息其功败垂成。
     
       首联“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以象征性的拟人化手法写筹笔驿的气势以及诸葛亮的余威: 野岭矫健的猿猴、山巅高翔的飞鸟犹在畏惧诸葛亮的严肃的军令文书,长空的风云还常常护卫着诸葛亮的军营。今天,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筹笔驿荒凉而宁静,诗人即景生情,以猿鸟、风云的状态驰骋想象,表现诸葛亮余威尚存,映衬了蜀军当年的声势浩然。
     
       颔联“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写诸葛亮纵使殚精竭虑,仍无法挽回蜀汉败亡的悲剧命运: 白白地叫诸葛亮神机妙算、运筹帷幄,最终还是见到投降的刘禅被塞进传车送往洛阳。诗人以惋惜的笔调慨叹诸葛亮的宏图大略没有实现。
     
      蜀国的灭亡并不能掩去诸葛亮才华盖世的光芒: 诸葛亮确实不愧有管仲、乐毅的才干,但得力大将关羽、张飞未尽天年,诸葛亮独木难撑,又能如何呢?颈联写诸葛亮有管仲之才却无法成就霸业,终致抱恨而逝,个人的才干终究无力扭转历史的必然,这正是诸葛亮的悲剧之所在,诗人对诸葛亮功败垂成原因的看法包含了深深的同情和遗憾。
     
      尾联“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点明主旨: 往年在成都时也曾到过武侯祠,壮怀激烈的《梁父吟》成壮志未酬的遗恨,而且“恨有余”。两处古迹,一样情怀,全诗围绕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遗恨展开,抒发了“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感慨。
     
       本诗在写景、叙事中渗透着强烈的主观情感,对诸葛亮的咏叹也糅合进个人的现实感受。表达上,叙述、抒情、议论融为有机的整体,虚实相间,善于变化。
  •     这首诗先写诸葛亮神威动猿鸟,感神灵而动风云,可是仍然不能避免蜀主投降;接下来写诸葛亮虽有管仲乐毅之才,可是没有良将,最终遗恨终生。
     
       李商隐以“众宾拱主”之法描写诸葛亮的神威。猿鸟到现在还惧怕简书,那么当时军师的威力该如何;风云一直都在护卫诸葛亮的营垒,可见有神助。这里并未直接描写诸葛亮,只是描写猿鸟风云这些“宾”的状态,用它们把诸葛亮这个“主”拱脱出来。宾与主的联系便是诸葛亮的治军严明。通过这种喧宾夺主的手法达到了对诸葛亮的赞扬。
     
       写诸葛亮之恨则是用对比的方法。有令猿鸟风云感动的神威,足见其才,虽有不亚于管仲乐毅之才,然而却留下亡国遗恨。
     
        这首诗写诸葛亮的威严、才智,是扬,而亡国身死为恨,是抑,一扬一抑中又寓入诗人“隐然自喻”之恨,从而达到咏古鉴今的目的。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