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继
画论著作。十卷。宋邓椿撰。初刊于南宋时期。
邓椿,字公寿。生活于北宋末年、南宋初年,四川双流人。曾作过通判等官。出身于世代显宦,其父邓雍在任侍郎及提举官时,曾得郭熙旧画不少;他家收藏其他画迹也很丰富。所以邓椿对于绘画名迹,多所见闻,为其写作《画继》,提供了有利条件。
《画继》是继《历代名画记》和《图画见闻志》而作,以《图画见闻志》成书的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为起点,至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止,共九十四年间有关绘画的见闻,“上而王侯,下而工技,凡二百一十九人,或在或亡,悉数毕见。又列所见人家奇迹,爱而不能忘者,为铭心绝品,及凡绘事可传可载者,裒成此书,分为十卷,目为画继”(《画继》自序)。
该书一至七卷是当时画家的传记。其中,一至五卷按画家记录:卷一《圣艺》记徽宗皇帝;卷二《侯王贵戚》记郓王等十三人,都是王侯贵族画家;卷三《轩冕才贤》、《岩穴上士》记苏轼等二十三位画家;卷四《搢绅韦布》记刘明复等四十五位画家;卷五《道人衲子》、《世胄妇女》记甘风子、宋庄等四十一位画家。六、七两卷按画类记录:卷六分《仙佛鬼神》、《人物传写》、《山水林石》、《花竹翎毛》四类,共记画家七十五人;卷七分《畜兽虫鱼》、《屋木舟车》、《蔬果药草》、《小景杂画》四类,共记画家二十二人。卷八所记乃作者所见私家收藏的作品目录,题《铭心绝品》。九、十两卷则以杂记体裁,阐述绘画艺术的理论见解。
《画继》中提出“画者,文之极也”的观点,认为“其为人也多文,虽有不晓画者寡矣,其为人也无文,虽有晓画者寡矣”,表现出文人画与画工逐渐分道的倾向,把绘画看作是文人之能事。此外,邓椿还提倡“高雅”的画风,反对宋徽宗赵佶的偏重法度,也反对石恪的纵逸风格,这对南宋以后的绘画发展趋向,发生了深刻的影响。《画继》保存了我国北宋、南宋之间的宝贵画史资料。
《画继》的最早版本是南宋临安府陈道人书籍舖刊本。现存通行的有明王世贞《王氏画苑》本、明毛晋刻《津逮秘书》本、清张海鹏《学津讨原》本、清《四库全书》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点校本。
邓椿,字公寿。生活于北宋末年、南宋初年,四川双流人。曾作过通判等官。出身于世代显宦,其父邓雍在任侍郎及提举官时,曾得郭熙旧画不少;他家收藏其他画迹也很丰富。所以邓椿对于绘画名迹,多所见闻,为其写作《画继》,提供了有利条件。
《画继》是继《历代名画记》和《图画见闻志》而作,以《图画见闻志》成书的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为起点,至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止,共九十四年间有关绘画的见闻,“上而王侯,下而工技,凡二百一十九人,或在或亡,悉数毕见。又列所见人家奇迹,爱而不能忘者,为铭心绝品,及凡绘事可传可载者,裒成此书,分为十卷,目为画继”(《画继》自序)。
该书一至七卷是当时画家的传记。其中,一至五卷按画家记录:卷一《圣艺》记徽宗皇帝;卷二《侯王贵戚》记郓王等十三人,都是王侯贵族画家;卷三《轩冕才贤》、《岩穴上士》记苏轼等二十三位画家;卷四《搢绅韦布》记刘明复等四十五位画家;卷五《道人衲子》、《世胄妇女》记甘风子、宋庄等四十一位画家。六、七两卷按画类记录:卷六分《仙佛鬼神》、《人物传写》、《山水林石》、《花竹翎毛》四类,共记画家七十五人;卷七分《畜兽虫鱼》、《屋木舟车》、《蔬果药草》、《小景杂画》四类,共记画家二十二人。卷八所记乃作者所见私家收藏的作品目录,题《铭心绝品》。九、十两卷则以杂记体裁,阐述绘画艺术的理论见解。
《画继》中提出“画者,文之极也”的观点,认为“其为人也多文,虽有不晓画者寡矣,其为人也无文,虽有晓画者寡矣”,表现出文人画与画工逐渐分道的倾向,把绘画看作是文人之能事。此外,邓椿还提倡“高雅”的画风,反对宋徽宗赵佶的偏重法度,也反对石恪的纵逸风格,这对南宋以后的绘画发展趋向,发生了深刻的影响。《画继》保存了我国北宋、南宋之间的宝贵画史资料。
《画继》的最早版本是南宋临安府陈道人书籍舖刊本。现存通行的有明王世贞《王氏画苑》本、明毛晋刻《津逮秘书》本、清张海鹏《学津讨原》本、清《四库全书》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点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