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注

2024-03-08 可可诗词网-古籍名著 https://www.kekeshici.com

        又名《玄元新记道德》、《集注老子》。注释《老子》并阐发玄学理论的著作。分上下两篇。三国魏王弼撰。具体成书年代不详。(撰者事迹参见“《周易注》”条)。
        《老子注》分《道经》与《德经》两篇,《道经》分三十七章,《德经》分四十四章,共八十一章。王弼在各章中随文夹句作注,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王弼《老子注》的注书方法,采用魏晋玄学家所通用的“辨名析理”方法,着重解说《老子》一书的义理。它注意把握老子哲学中的关键名词和重点句段中的旨意,较深刻地揭示了老子哲学的义涵。同时,通过注解《老子》文句,王弼也阐述了贵无论玄学理论。
        王弼作为玄学贵无派的代表人物,其哲学思想的根本观点是“以无为本”。这一思想,正是对《老子》思想的发挥。他在注解《老子·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时说:“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这种观点既继承了老子“有生于无”思想,又把重点放在“无”为“有”之本上。《老子注》还较明确地把有无关系视作本末关系,认为“天地虽广,以无为心”(三十八章注),把“无”作为世界的本质,把万事万物作为“无”这一本体的外在表现和作用。他还以一与多的关系来说明无与有,“万物万形,其归一也。何由致一?由于无也。由无乃一,一可谓无已”(四十二章注)。他主张崇本贵一,强调“无”的作用,“守母以存其子,崇本以举其末”(三十八章注)。《老子注》还从老子虚静无为思想发挥出“以静为本,以动为末”观点,认为动起于静,万物之动最终要归于虚静。
        王弼《老子注》是最重要的《老子》注本之一。它和河上公注本是历代注老、解老者所依据的最主要的两个版本。王弼的注解简练精辟,为后人较准确地把握《老子》思想提供了方便。他在注老过程中发挥了玄学思想,对魏晋玄学尤其是玄学贵无论风尚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
        《老子注》现存最早版本相传为明万历中张之象刻本。重要版本有清光绪元年(1875年)湖北崇文书局刻《子书百家》本。明刻《道藏》本,民国十五年(192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道藏》本。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四库全书》抄本。清光绪元年(1875年)浙江书局刻《二十二子》本。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上海图书集成局排印《子书二十二种》本。民国八年(1919年)上海扫叶山房石印《百子全书》本。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排印《丛书集成初编》本。民国二十四年上海世界书局排印《诸子集成》本。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上海中华书局排印、缩印《四部备要》本。一九五八年北京中华书局重印《诸子集成》本。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