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

2022-11-16 可可诗词网-古籍名著 https://www.kekeshici.com

        全称为《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最早的比较方言词汇专著。全书原为十五卷,今本十三卷。西汉扬雄撰。《方言》成书的具体年代尚难以确定,但其为汉代作品当可以肯定。(撰者事迹参见“《太玄》”条)
        《方言》的作者为谁,一直存有争论。宋代洪迈认为该书非扬雄所著,清代戴震等人认为该书的作者确为扬雄,此外,也有人认为该书的作者尚难以断定。当今的许多学者则认为,《方言》一书是由扬雄在吸收前人调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搜集整理各地方言而成的。据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序》所说,我国远在周秦时代就有搜集各地方言异语的制度。每当秋后农暇季节,朝延便派遣輶轩之使(輶轩是一种轻车)到各地采集方言,然后加以编纂整理,并保存在朝廷的秘室之中。秦亡后,这些方言资料也随之散失了。汉兴以后,蜀郡人严君平搜集到一千多个字,扬雄的老师林闾翁孺也曾拟定过一个整理方言词汇的提纲。扬雄素好方言,他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利用各方人士集中于京城的便利,亲自调查、记录整理各地的方言词汇,历时二十七年,遂完成是著。
        今本《方言》凡十三卷,卷一、卷二、卷三、卷六、卷七、卷十、卷十二、卷十三释语词,卷四释服饰,卷五释器物,卷八释动物,卷九释车、船、兵器等,卷十一释昆虫。全书共收词条六百多个。《方言》在体例上与《尔雅》相近,每个条目先列举一些同义词,然后用一个广泛通行的词加以解释。但《方言》又与《尔雅》有所不同,《尔雅》只是将同义词排列在一起,再用一个常用词来解释,《方言》则进一步说明这些同义词分属于何种方言。例如:
        党、晓、哲,知也。楚谓之党,或曰晓;齐宋之间谓之哲。(卷一)
        揞、揜、错、摩,藏也。荆楚曰揞,吴扬曰揜,周秦曰错,陈之东鄙曰摩。(卷六)
        《方言》对所记录的词汇,往往注明“通语”、“某地语”、“某地某地之间语”、“古今语”,“转语”等:
        (1)通语,或称凡语、凡通语、通名,即通行区域宽广的共同语。例如:
        胶、谲,诈也。凉州西南之间曰胶,自关而东西或曰谲,或曰胶。诈,通语也。(卷三)
        嫁、逝、徂、适,往也。自家而出谓之嫁,由女而出为嫁也。逝,秦晋语也。租,齐语也。适,宋鲁语也。往,凡语也。(卷一)
        (2) 某地语,即通行于某一区域的方言。例如:
        凭、、苛,怒也。楚曰凭,小怒曰,陈谓之苛。(卷二)
        参、蠡,分也。齐曰参,楚曰蠡,秦晋曰离。(卷六)
        (3) 某地某地之间语,或称某地某地语,即通行于两个(或更多)区域内的较“某地语”大的方言。例如:
        烈、枿,余也。陈郑之间曰枿,晋卫之间曰烈,秦晋之间曰肄,或曰烈。(卷一)
        蹇、妯,也。人不静曰妯,秦晋曰蹇,齐宋曰妯。(卷六)
        (4) 古今语,或称古雅之别语,即当时方言中保留下来的古语词汇。例如:
        敦、丰、厖、��、幠、般、嘏、奕、戎、京、奘、将,大也。凡物之大貌曰丰。厖,深之大也。东齐海岱之间曰��,或曰幠。宋鲁陈卫之间谓之嘏,或曰戎。秦晋之间,凡物壮大谓之嘏,或曰夏。秦晋之间,凡人之大谓之奘,或谓之壮。燕之北鄙,齐楚之郊,或曰京,或曰将。皆古今语也。初别国不相往来之言也,今或同。(卷一)
        (5) 转语,或称语之转,即因古今不同和地域不同而语音形式发生变化的词语。例如:
        庸谓之倯,转语也。(卷三)
        ��、铤、澌,尽也。南楚凡物尽生者曰��生,物空尽者曰铤。铤,赐也。铤、赐、��、澌,皆尽也。铤,空也,语之转也。(卷三)
        《方言》对所记录的词语大都注明了其通行的地域,而全书所涉及的地域又非常之广,可以说几乎涉及到了当时全国的各大方言区,根据《方言》所记述的语言事实,人们可以了解到西汉时代汉语方言分布的基本情况。与我国古代的许多训诂著作不同,《方言》记录词语不是以文字记载的书面语言为对象,而是以当时人们口头上的活语言为对象的,因此它能够摆脱文献记载和文字形义的限制。书中所用的字,有许多是由于音同或音近而被假借来作为标音符号使用的,如“寇、剑、弩,大也。”这三个字原本没有“大”的意思,书中只是把它们当作标音符号来使用。如果没有同音字可以利用,作者便自造新字,如以“㤿”训“爱”,以“㥄”训“哀”等等。《方言》除记录方言词汇外,还记载了古今词汇的不同,保存了一些古代的词语,此外,《方言》通过它所记录的词语,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如卷三“臧、甬、侮,获,奴婢贱称也”一条,就反映了西汉仍存在着畜养奴婢的社会现象。
        《方言》以它突出的成就,不仅在中国语言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世界语言学史上亦具有很高的价值。《方言》的作者注重实际口语,注重调查研究,并能够从时间和地域的不同角度展开对方言的综合研究,这在研究方法上为后世开创了良好的先例。《方言》在两千年前已能对方言、共同语、古今语加以科学的区分,并能记录出西汉时代汉语方言分布的概况,这样的语言学研究成果不仅为语言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而且在语言的发展规律、方言的性质以及方言与民族共同语的关系等重大的语言理论问题上,给后人以有益的启迪。
        《方言》的刻本有北宋的国子监本,南宋的蜀本、闽本和赣本。现存的宋本是南宋庆元六年(1200年)浔阳(今江西九江)太守李孟传的刻本,今人周祖谟的《方言校笺》是目前较为完备的本子。后代学者为扬雄《方言》作注疏的著作有多种,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东晋郭璞所撰的《方言注》、清代戴震所撰的《方言疏证》和清代钱绎所撰的《方言笺疏》。收录扬雄《方言》的丛书主要有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程荣刊《汉魏丛书》,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影宋刊本)和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