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府群玉

2024-01-24 可可诗词网-古籍名著 https://www.kekeshici.com

        类书。二十卷。宋末元初阴时夫撰,其兄阴中夫注。草创于其父阴竹野,撰有凡例九条。初成于大德十一年(1307年),续成于延祐元年(1314年)。
        阴时夫,名幼遇,时遇,字行,别字劲弦。生卒年未详。七岁登宋宝祐九经童科,入元不仕。中夫名幼达,以字行,别字复春。与弟同登九经童科。奉新(今属江西)人。
        唐宋类书,多分门类以隶事。称为“类书”,亦由于此。以类隶事之书,往往有标目,如《初学记》“事对”,即为标目形式;经《白氏六帖事类集》、《孔氏六帖》至《海录碎事》,所引之书,皆摘取其中关键词语为标目。然仅知标目,难以知其见于何部何门;且不切举子试诗赋押韵之用。唐大历中,颜真卿撰《韵海镜源》三百六十卷,依《切韵》,起东字,脚皆列古篆。宋袁毂仿《韵海镜源》撰《韵类题选》一百卷,以韵为序,每一目之下,有赋题,故以“题选”为名;“韵类”即以韵为类。其后如张孟《押韵》、杨咨《歌诗押韵》、范镇《国史对韵》、钱讽《史韵》、王敦诗《书林韵会》、王若《选腴》等,多依韵隶事,以备举子试诗赋押韵之用。以上以韵类事之书,当为阴氏兄弟所本。此书取金平水刘渊《壬子新刊礼部韵略》一百零七部中上声韵部加以合并,由三十韵省为二十九韵,成一百零六韵,并以此为序,以标目末字分隶于各韵之下。标目之下注明所在之句及出处。首字之下均有训释。此外尚有“韵下事目”,分天文、地理、时令、岁名、人物、人事、氏族、人名、身体、官职、性行、寿典、百谷、饮食、服饰、宫室、器用、舟车、文学、经籍、技术、禽兽、鳞介、昆虫、竹木、花果、珍宝、灯火、颜色、数目等。又有“韵下类目”,分音切、散事、子韵、活套、卦名、书篇、诗篇、年号、岁名、地理、人名、姓氏、草木、禽兽、鳞介、昆虫、乐名等。所谓“活套”,指常见常用之词语,多不标出处。其他如“卦名”指《易》六十四卦之名,等等。“人名”、“姓氏”二类均收人名,姓氏所收之人以同姓相次,人名则以姓名之末字相次。故历代名人,大都能从此二类中检得。不少官职之下,罗列所有相类条目,并注:“详各锤脚字下。”如卷十六,二十三漾“宰相”,列有宅揆、补衮、秉钧、阿衡、良弼、黄阁、金铉、调鼎、沙堤等数十条;二十六宥“太守”下列有召父、杜母、小大冯、虎符、麟符、龟符、竹符、五马等数十条。此书对后世以韵隶事之类书有较大影响,明永乐间撰《永乐大典》,即参用此书之体例。明凌稚隆撰《五车韵瑞》,亦因此书而稍变体例。清康熙间撰《佩文韵府》,即以此书为蓝本。所引之书,去宋未远,多见古本,足资校勘。清朱彝尊跋此书,以所引杜诗“老去诗篇浑漫与”句为足资考证。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刘氏日新堂刊本,凡例后牌记称:“每字音切之下,续增许氏《说文》以明之。”后世称为《新增说文韵府群玉》。元钱全衮有《韵府群玉补遗》十卷。明弘治间包瑜补《韵府群玉》之遗,间附考证案语,体例有所更改,成《增续会通韵府群玉》三十八卷。清康熙中,河间府知府徐可先之妻谢瑛重加辑补,成《增删韵府群玉定本》二十卷。
        有高丽翻元元统间刊本,《四库全书》本;《新增说文韵府群玉》有明弘治间刊本,万历十八年(1590年)刊本,清康熙五十五年文盛堂、天德堂翻刊本;《增续会通韵府群玉》有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刘氏安正书堂刊本,高丽活字本。又有一九九一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四库全书》本。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