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合璧事类备要
类书。前集六十九卷,后集八十一卷,续集五十六卷,别集九十四卷,外集六十六卷。前、后、续三集,宋谢维新撰;别、外二集,宋虞载撰。谢书成于宋宝祐五年(1257年)。
谢惟新,字去咎。生卒年不详。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太学生。虞载,字子厚。生卒年不详。亦为建安人。
前、后、续三集,为谢维新受其友刘德亨之托而撰,刘氏当为书坊商贾,书名亦为刘氏所定。其书“莫不类而得其备,备而得其要。其间别以标题,配以合璧,俾阅是编者,求其一则知其二,又见于此则得于彼”。故书名为《合璧事类备要》。“合璧”取《汉书·律历志》“日月如合璧”语。卷首有总目,前集分天文、地理、岁时、气候、占候、时令、节序、丧纪、吊礼、襄事、墓地、哀挽、鬼神等四十一门,下分四百九十一目;后集分君道、臣道、三公、三少、道揆、执政、枢属、府属、州官、幕官、曹官、县官、监官等四十八门,四百十六目;续集分氏族、姓名、家世、类姓、性行、事为等六门,五百七十目;别集分国都、居处、草木、花卉、鸟兽、虫蚁等六门,四百十目;外集分礼乐、刑法、狱讼、赋税、征役、平粜、服饰、玺印、香茶、馈遗、饮膳、器用、珍宝、锦绮、布帛、钱楮等十六门,四百三十目。今本卷内门目与总目有出入,别、外二集出入尤大。如别集今本门目为都邑、桥道、关津、市井、乡里、宫室、花卉、飞禽、走兽、虫豸等近二十门。当为明代书贾所改编。每一细目有“事类”、“诗集”二项。事类取文籍中关键词语二至五字标目,先二字,次三字,再次四字,最后五字。下引经史诸子,文集中赋、记、序等,亦录于“事类”之下。如前集卷五地理门“山”引苏轼《赤壁赋》、洪迈《西山亭记》、朱熹《武夷图序》、李觏《麻姑山赋》等;续集卷四六事为门“别离”引李陵《答书》、江淹《别赋》。“事类”标目中多人物掌故,如前集卷三天部“雪”有:谢庄集衣、韦斌没靴、湘媪刺鼍、晋公掘马、苏武啮旃、陶侃布屑、袁安高卧、子猷乘兴、谢女咏诗、孙康读书、东郭穿履、王恭披氅等,句式如李瀚《蒙求》。后集所载为职官,“事类”前增“历代沿革”一项;续集以后,有“历代源流”、“古今姓纂”、“事理发挥”、“格物总论”、“礼经考索”等不同项目。多有考证。所引之书,有散佚不经见之书。如前集卷十三时令门“春”下两引《曲江春宴录》,未见公私书目著录。又后集职官各门所引有《唐职林》,“历代沿革”中引有《九朝通略》、《中兴职略》、《续会要》、《中兴会要》等,均为散佚之书。其中汉应劭《风俗通》之佚文尤多。“诗集”下引唐宋诗歌,或一句,或一联,或全篇,其中时见佚诗。如前集卷三天部雪“鹅毛”条引唐李商隐诗:“郊野鹅毛满,江湖雁影空。”本集、《全唐诗》及外编均未收载。诗歌见于诗话者,间引诗话。宋代类书中,此为晚出,故虽自序谓“欲备所未备”,实多有承袭。如后集职官部分,多取自《唐宋白孔六帖》、《职官分纪》及《锦绣万花谷》;续集仕进门、性行门多取自《古今事文类聚》仕进部、性行部;续集类姓门多取自《锦绣万花谷》类姓类。前后体例不尽一致。如引文前略而后详;后集起有总论、沿革、源流、发挥等项,而前集无之。同一条引文,前后所引,文字差异亦大。如前集卷六地理门石“燕还为石”条引《湘州记》:“零陵有石燕,得风雨则飞翔如真燕,风雨止则还为石。”前集卷十一气候门署“燕石还”条引作:“零陵山有燕石,遇雨则飞如真燕,雨止则还为石。”后者抄自《初学记》卷一,而前者不知抄自何书。“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二句,为宋苏麟诗,见宋俞文豹《清夜录》,而前集卷一天部日“先得”条引此诗,讹为“薛鳞”。续集卷四七事为门还归“问来人”条引独孤遐诗:“近家心转切,不敢问来人。”实为唐宋之问《渡汉江》诗。前集卷二三国戚门国婿“进食牙盘”条引《唐纪》载王元逵遣段氏妹诣阙纳聘,进食于牙盘之事,《旧唐书·王元逵传》作“进食二千盘”,“妹”亦作“姑”,《天中记》为此斥其“大误观者”。
有弘治十一年(1498年)锡山华燧会通馆活字印本,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三衢夏相摹宋刊本,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锡山秦烁补刻三衢夏相本,《四库全书》本。
谢惟新,字去咎。生卒年不详。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太学生。虞载,字子厚。生卒年不详。亦为建安人。
前、后、续三集,为谢维新受其友刘德亨之托而撰,刘氏当为书坊商贾,书名亦为刘氏所定。其书“莫不类而得其备,备而得其要。其间别以标题,配以合璧,俾阅是编者,求其一则知其二,又见于此则得于彼”。故书名为《合璧事类备要》。“合璧”取《汉书·律历志》“日月如合璧”语。卷首有总目,前集分天文、地理、岁时、气候、占候、时令、节序、丧纪、吊礼、襄事、墓地、哀挽、鬼神等四十一门,下分四百九十一目;后集分君道、臣道、三公、三少、道揆、执政、枢属、府属、州官、幕官、曹官、县官、监官等四十八门,四百十六目;续集分氏族、姓名、家世、类姓、性行、事为等六门,五百七十目;别集分国都、居处、草木、花卉、鸟兽、虫蚁等六门,四百十目;外集分礼乐、刑法、狱讼、赋税、征役、平粜、服饰、玺印、香茶、馈遗、饮膳、器用、珍宝、锦绮、布帛、钱楮等十六门,四百三十目。今本卷内门目与总目有出入,别、外二集出入尤大。如别集今本门目为都邑、桥道、关津、市井、乡里、宫室、花卉、飞禽、走兽、虫豸等近二十门。当为明代书贾所改编。每一细目有“事类”、“诗集”二项。事类取文籍中关键词语二至五字标目,先二字,次三字,再次四字,最后五字。下引经史诸子,文集中赋、记、序等,亦录于“事类”之下。如前集卷五地理门“山”引苏轼《赤壁赋》、洪迈《西山亭记》、朱熹《武夷图序》、李觏《麻姑山赋》等;续集卷四六事为门“别离”引李陵《答书》、江淹《别赋》。“事类”标目中多人物掌故,如前集卷三天部“雪”有:谢庄集衣、韦斌没靴、湘媪刺鼍、晋公掘马、苏武啮旃、陶侃布屑、袁安高卧、子猷乘兴、谢女咏诗、孙康读书、东郭穿履、王恭披氅等,句式如李瀚《蒙求》。后集所载为职官,“事类”前增“历代沿革”一项;续集以后,有“历代源流”、“古今姓纂”、“事理发挥”、“格物总论”、“礼经考索”等不同项目。多有考证。所引之书,有散佚不经见之书。如前集卷十三时令门“春”下两引《曲江春宴录》,未见公私书目著录。又后集职官各门所引有《唐职林》,“历代沿革”中引有《九朝通略》、《中兴职略》、《续会要》、《中兴会要》等,均为散佚之书。其中汉应劭《风俗通》之佚文尤多。“诗集”下引唐宋诗歌,或一句,或一联,或全篇,其中时见佚诗。如前集卷三天部雪“鹅毛”条引唐李商隐诗:“郊野鹅毛满,江湖雁影空。”本集、《全唐诗》及外编均未收载。诗歌见于诗话者,间引诗话。宋代类书中,此为晚出,故虽自序谓“欲备所未备”,实多有承袭。如后集职官部分,多取自《唐宋白孔六帖》、《职官分纪》及《锦绣万花谷》;续集仕进门、性行门多取自《古今事文类聚》仕进部、性行部;续集类姓门多取自《锦绣万花谷》类姓类。前后体例不尽一致。如引文前略而后详;后集起有总论、沿革、源流、发挥等项,而前集无之。同一条引文,前后所引,文字差异亦大。如前集卷六地理门石“燕还为石”条引《湘州记》:“零陵有石燕,得风雨则飞翔如真燕,风雨止则还为石。”前集卷十一气候门署“燕石还”条引作:“零陵山有燕石,遇雨则飞如真燕,雨止则还为石。”后者抄自《初学记》卷一,而前者不知抄自何书。“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二句,为宋苏麟诗,见宋俞文豹《清夜录》,而前集卷一天部日“先得”条引此诗,讹为“薛鳞”。续集卷四七事为门还归“问来人”条引独孤遐诗:“近家心转切,不敢问来人。”实为唐宋之问《渡汉江》诗。前集卷二三国戚门国婿“进食牙盘”条引《唐纪》载王元逵遣段氏妹诣阙纳聘,进食于牙盘之事,《旧唐书·王元逵传》作“进食二千盘”,“妹”亦作“姑”,《天中记》为此斥其“大误观者”。
有弘治十一年(1498年)锡山华燧会通馆活字印本,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三衢夏相摹宋刊本,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锡山秦烁补刻三衢夏相本,《四库全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