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

《羔羊》

《诗经·召南》篇名。《毛诗序》说:“《羔羊》,《鹊巢》之功致也。召南之国,化文王之政,在位皆节俭正直,德如羔羊也。”宋朱熹《诗集传》:“南国化文王之政,在位皆节俭正直,故诗人美其衣服有常,而从容自得如此也。”清姚际恒《诗经通论》:“此篇美大夫之诗,诗人适见其羔裘而退食,即其服饰、步履之间以叹美之;而大夫之贤不益一字,自可于言外想见。此风人之妙致也。”清崔述《读风偶识》:“此篇特言国家无事,大臣得以优游暇豫,无王事靡盬、政事遗我之忧耳。初无美其节俭正直之意,不得遂以为文王之化也。”今人闻一多《风诗类抄》:“大夫受享于诸侯毕,以其所受赐之皮币退而归于家。《公食大夫礼》有乘皮束帛以侑宾,羔羊即乘皮,素丝犹束也。”高亨《诗经今注》:“衙门中的官吏都是剥削压迫、凌践残害人民,蟠在人民身上,吸食人民血液以自肥的毒蛇。人民看到他们穿着羔羊皮袄,从衙门里出来,就唱出这首歌,咒骂他们,揭出他们是害人毒蛇的本质。”杨合鸣、李中华《诗经主题辨析》:“这是一首讽刺士大夫悠闲安逸生活的诗。”此说较胜。该诗描状传神,三章回环讽咏,形象鲜明突出。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6-1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guji/zuopinjiedu/184619.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