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王琳,是梁朝的一位将军,与瘐信友善。这首诗是身陷长安后,偶接抗陈前线王琳的书信,而寄给他的回诗。 原文 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 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 赏读 这首诗是庾信写给友人王琳的一首赠答题,以简易的诗句概括了丰富的历史内容,表现了诗人炽...
题解 这首诗是《拟咏怀》的第十一首。叙写了作者面对凄凉的秋天的景物,抒发了自己身为南人,心向南朝,羁留北地只是迫不得已,只能苟且偷生,无法顾及身后的忧愤。 原文 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 啼枯湘水竹,哭坏杞梁城。 天亡遭愤战 ① ,日蹙值愁兵。 直虹朝映...
题解 这首诗是《拟咏怀诗二十七首》中的第七首,表现了诗人被迫留在北朝时的苦闷心态和对故国的深切思念,以及报仇复国不能实现的痛苦。 原文 榆关断音信,汉使绝经过 ① 。 胡笳落泪曲,羌笛断肠歌 ② 。 纤腰减束素,别泪损横波 ③ 。 恨心终不歇,红颜无复多 ④...
题解 颜之推初为湘东王萧绎常侍。萧绎破了侯景后即帝位为元帝,定都江陵,颜之推任散骑侍郎。不久,西魏执政宇文泰命于谨、宇文护等率步骑五万南侵江陵,城破,梁元帝被执处死。江陵男女十余万口,被掳北上,驱归关中,分赏西魏将士作奴婢。颜之推在这场动乱中,投奔...
题解 这首诗描写诗人在夜里乘雾航行的所见的情景,抒发了旅途愁思之情。“五洲”,地名,在今湖北省浠水县西兰溪西大江中。 原文 夜江雾里阔,新月迥中明。 溜船惟识火,惊凫但听声。 劳者对歌榜,愁人数问更。 赏读 “夜江雾里阔,新月迥中明”,写诗人乘舟夜航,大...
题解 这首诗借描写黄昏时分离开新亭(今南京市南)时的所见江景,抒写离愁别绪,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极具特色。清人沈德潜说这首诗格调“俊逸”、“高亮”,有唐人五律的气魄。 原文 大江一浩荡,离悲足几重? 潮落犹如盖,云昏不作峰。 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 九十方...
题解 这是一首望月怀人诗,通过对旅途景物的描写,含蓄地表达绵绵情思。 原文 大江阔千里,孤舟无四邻。 唯余故楼月,远近必随人。 入风先绕晕,排雾急移轮。 若教长似扇,堪拂艳歌尘。 赏读 “大江阔千里,孤舟无四邻”,开头两句交待了望月的时间、地点、环境。大...
题解 御亭,三国吴大帝孙权所建,在晋陵(今江苏常州)。侯景乱后,作者途经此亭,睹物生情,对国家之事发出无限的感慨。 原文 御亭一回望,风尘千里昏。 青袍异春草,白马即吴门。 獯戎鲠伊洛,杂种乱轘辕。 辇道同关塞,王城似太原。 休明鼎尚重 ① ,秉礼国犹存。 殷...
题解 这首诗表达出了一种任情适意的情韵,这种情韵是通过山中所见的八种物象表现出来的,极具特色。沈德潜说这首诗“四句写景,自成一格”。 原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赏读 这首诗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八种景物,四动四静,四动景为...
题解 “江南曲”属乐府《相和曲歌辞》,这首诗是作者依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闺怨诗,细致描绘了一位丈夫远在异地的江南妇女思念她亲人的怅惘心情。 原文 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 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 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赏读...
题解 这首诗是一首拟代体的作品,结构较为典型,送别、惜别、别愁、叮咛、希望,清楚完整地描写出女主人公送别时恋恋不舍的情景。 原文 东风柳线长,送郎上河梁。 未尽樽前酒,妾泪已千行。 不愁书难寄,但恐鬓将霜。 望怀白首约,江上早归航。 赏读 这首诗以一个女...
题解 这首诗是诗人齐永明十年(492)赴零陵内史任时,在新亭留宿时所写。以写景为主,景中寓情,使人仿佛看到一位心事重重的旅人形象。 原文 江干远树浮 ① ,天末孤烟直。 江天自知合,烟树还相似。 沧流未可源,高帆去何已 ② 。 注释 ①江干:江边。干,水边。 ②沧...
题解 这首诗是江淹将近三十岁时,随宋建平王刘景素赴荆州所作,是江淹早期作品较有特色的一篇。 原文 奉义至江汉,始知楚塞长。 南关绕桐柏,西岳出鲁阳。 寒郊无留影,秋日悬清光。 悲风挠重林,云霞肃川涨。 岁晏君如何?零泪沾衣裳。 玉柱空掩露,金尊坐含霜。 一...
题解 这是一首写景状物的小诗,诗人独处野外,万籁俱寂,四野幽静,只能听见夜猿长鸣声,遂作此诗。 原文 仑仑夜猿鸣 ① ,溶溶晨雾合 ② 。 不知声远近,惟见山重沓 ③ 。 既欢东岭唱,复伫西岩答。 注释 ①仑仑:猿鸣声。 ②溶溶:云雾弥漫的样子。 ③重沓:重叠。 赏...
题解 这首诗是一首叙述少女的思春歌,描绘了诗中少女对爱情的渴望。曲折、含蓄地反映了战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严重影响,具有一定的反封建意义。 原文 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 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帷绮帐脂粉香。 女儿年...
题解 《长相思》是乐府古题,诗人借乐府古题表达家居妻子对远行丈夫的思念之情。 原文 晨有行路客,依依靠门端。 人马风尘色,知从河塞还。 时我有同栖,结宦游邯郸。 将不异客子,分饥复共寒。 烦君尺帛书,寸心从此殚。 遣妾长憔悴,岂复歌笑颜! 檐隐千霜树,庭枯...
题解 陆凯素与范晔友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至长安给范晔,并赠此诗。 原文 折花逢驿使 ① ,寄与陇头人 ② 。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注释 ①驿使:传递官府文书的人。 ②陇头:即陇山,在陕西省陇县西北。 赏读 这首小诗清新自然,情意绵长。诗人远在南方,折花赏...
题解 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450)冬十二月,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亲统兵马大举攻宋,直至长江北岸的瓜步(今江苏六合东南),后遭到宋军猛烈抵抗,次年正月才被迫撤军。这首诗以这次战争为题材,表明强烈的爱国情操。 原文 羽檄起边亭 ① ,烽火入咸阳。 征骑屯广武 ② ,分...
题解 这首诗作于景平年间,谢灵运在永嘉任太守时,“孤屿”在温州南四十里,为永嘉江中渚,长三百丈,阔七十步,岛屿上有二峰。这首诗是诗人游历江南,忽遇孤岛景色而进行描绘,抒发其对人生的感慨。 原文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 ① 。 怀新道转迥 ② ,寻异景不延 ③...
题解 宋武帝刘裕去世后,长子刘义符即位,朝政被大臣徐羡之等人把持。谢灵运与刘裕次子刘义真往来密切,常对徐羡之等人施以批评攻击,引起对方的猜忌,终于在永初三年(422)被逐出京都,迁为偏僻的永嘉郡太守。这是谢灵运首次在政治上受到沉重打击。来永嘉后的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