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

2024-02-11 可可诗词网-历代诗词精品 https://www.kekeshici.com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饮酒》二十首是陶渊明重要的代表作,约作于义熙十三年(417),时当晋宋易代之际,故前人又称这组诗为“感遇诗”。萧统序陶集云:“有疑陶渊明之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也。”北宋文豪欧阳修《醉翁亭记》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名言,即此意也。《饮酒》组诗中最为脍炙人口者,当推本篇。
        陶渊明一生主张复返自然,第一步是在思想上排斥世俗的价值观,做到心静,心静则境静。此诗前四句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虽然结庐世上,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这里的“车马喧”,固可实指上层人士间的交往,也可以象征世俗的争竞,此中关键,在于“心远”二字。“远”是玄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指超脱于世俗利害的、淡然自足的精神状态。“心远地自偏”是一篇之要言,中含妙道,陶渊明的崇拜者、大书家颜真卿“心正则笔正”,唐诗人李颀“为政心闲物自闲”,北宋文豪苏东坡“此身安处是吾乡”等名言,即出于此。这四句平易中见行水流水之妙,一句平平叙起,二句即转折,三四句因而作为问答,何等意味深长,无怪王安石叹服道:“自有诗人以来无此四句。”
        紧接四句便从偶然目击的自然景物,写随缘自适的生活乐趣。前两句或”作“采菊东篱下,悠然望南山”,苏东坡指出,“望”与“见”一字之差,境界大不相同,成为陶诗一段著名公案。盖“望”字是有意识的注视,“见”则是无意中的相逢,后者才能传达“悠然”(即不期然而然)的神韵。以下用顶真格起,即写南山日夕的景色。“山气日夕佳”的“日夕”偏义于夕,夕阳下山的景色特佳,这是来自生活观察的见道之言,而宿鸟归飞的正是此时山色的一个生动的点缀。同时使人联想起泰戈尔《吉檀迦利》的末章:“就象一群思乡的鸟儿日夕飞向它们的山巢,在我向你合十膜拜之中,让我全部的生命,启程回到它永久的家乡。”在热爱大自然的诗人眼中,归山之鸟和归根之叶一样,总是意味无穷的象征。而就在这妙不可言的景色中,诗人体会到妙不可言的哲理。
        末二句的总结:诗人已领悟到生命的真谛,正要把它说出来,却找不到合适的语言了。这话虽来自《庄子·齐物论》的“大辩不言”,却已深契禅机,——禅宗认为真谛乃是一种活泼的感受,逻辑语言不足以体现它的微妙,它可以凭根性直觉顿悟,却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二句至关紧要,它提示了全诗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同时让读者的思路返引回形象。自去咀嚼、自去玩味。
        最后一个问题,“此中”是甚中?一般注释为“大自然中”,固然不错;但联系题面,是否还有“饮中”的意思呢?鲁迅说,当陶渊明高吟“饥来驱我去”的当儿,或者偏见很有几分酒意,否则他就不会“悠然见南山”而将“愕然见南山”了。这话虽属调侃,也符合陶诗给人的印象与感觉。当然,要是直接点明“酒中”,那又未免大煞风景。唯其“此中”含义不定,才耐含咏。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