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

2019-05-23 可可诗词网-历代诗词精品 https://www.kekeshici.com

        

陶渊明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馀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已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侯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而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销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

        
        本篇作于义熙元年(405),集中反映了作者辞官归田的过程和思想活动,是作者与官场、与旧我诀别的宣言书,也是陶渊明人生境界的绝好写照。
        辞前有序,是一篇优美的小品文。大致分为四层,从“余家贫”到“求之靡途”,叙家贫思仕,然求官无门。从“会有四方之事”(或谓指刘裕讨伐桓玄的战争,或谓指义熙元年为刘敬宣参军时奉命出使京都建康之事)到“故便求之”,叙家叔陶夔代为谋求到彭泽令的职务。从“及少日”到“敛裳宵逝”,写到官不久即有怀归之情,而准备忍耐到年底。从“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以下,叙提前弃官的经过。“乙巳岁十一月”即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旧历十一月。
        辞分四段。从开篇到“恨晨光之熹微”写启程归庄及一路心情。前八句写对以往的反思。“归去来兮”二句以呼告起,表现了对人生的彻悟。在作者的潜意识中,田园与自然具有同一性,“质性自然”与耽爱田园也是互为表里的,“田园将芜”就意味着本性的失落、自由的丧失,怪谁——除了怪自己?悟已往之不谏”二句骈偶,一笔挽上,一笔起下。“知来者之可追”——与其沉湎于悔恨,不如告别过去,一切重新开始。两句偏重否定过去,为了表达对新生活的信心,进而对今日采取的行动作出明确的肯定:“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以“今是”对“昨非”,实际上也是悟往知来的反复。以上八句先作棒喝,再作沉痛反思,继而否定已往作决绝语,最后肯定今是以断案,极有思致有韵味。这里的一悟、一知、一觉,表明弃官归隐决非一时感情冲动,而是经过认真反思之后对生活道路的理性抉择。写归途情事仅四句:一路先登水程,再走陆路,舟之轻扬,风之吹衣,表现出弃官如释重负;向征夫问路,恨天亮得太迟,则流露出归心似箭的迫切心情。本段描写详于心理而略于情事,着墨不多,已见满心欢喜。
        从“乃瞻衡宇”到“抚孤松而盘桓”写归庄之喜及家居生活的愉悦。前八句,写到家的场面。一见家门,兴奋得奔跑起来,仿佛找回了失去的天真,接着又写家人尤其是孩子们的快乐,着墨不多,但极富生活气息。“三径就荒”可慨田园将芜,“松菊犹存”可喜迷途未远,是写景,也是关合前文。后十二句,写闲适的乐趣。人不过七尺躯,一张嘴,“鼹鼠饮河,不过满腹;鹪鹩栖树,不过一枝”,“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辛弃疾),不必食禄千钟,也不必阅尽人间春色。只要壶中长满(“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只要有一个生存空间(“审容膝之易安”),只要一个好的环境(“眄庭柯以怡颜”),只要不面对上司,还我做人的尊严(“倚南窗以寄傲”)。作者的心灵与生活,已对世俗关闭,而向着自然开放——“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暇观”,实在是太好了。说到观景,作者描绘了夕阳西下、白云出山、宿鸟归飞的景色,一个有意味的景色,两个优美的骈句!在这“景翳翳而将入”的时刻,手抚孤松,心里充满感喟,诗人面对晚霞与归鸟,既有得其所哉的愉悦,又有时序流逝的感喟。
        从“归去来兮”到“感吾生之行休”,着重写徜徉于田园山水,回归自然的乐趣。在读者感到美不胜收,而作者意犹未尽的当儿,重复一下开篇的呼告,换一换气,稍事休息,以迎接新的印象,很有必要。“请息交以绝游”重复了“门虽设而常关”,无意中流露出弃官归田的另一潜在原因,那就是“世与我而相违”。陶渊明也曾有过兼济之志,可惜生不逢辰,“归去来”是件没商量的事儿。“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是又一组优美的骈句,这一悦一乐,在天伦、在人文,在自然外,又在自然内。“农人告余以春及”八句点出农事,写田园风光之美,这里有对自然本身的赞美,有对开发自然的农业劳动的赞美,有对滋生万物的春天的赞美。这里虽然没有展开或正面描写农业劳动,但“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热爱之情已溢于言表了,这是本篇十分重要的句子。“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是又一组优美的骈句,春天是多么富于生机啊!“欣欣向荣”一语将愉悦之情推向了高潮。前两段一样,仍然以感喟作结:“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朱光潜说得好:“《时运》诗序中的最后一句话是‘欣慨交心’,这句话可以总结他(陶渊明)的精神生活。他有感慨,也有欣喜。惟其有感慨,那种欣喜是由冲突调和而彻悟人生世相的欣喜,不是浅薄的嬉笑;惟其有欣喜,那种感慨有适当的调剂,不是奋激佯狂,或是神经质的感伤。他对于人生悲喜剧两个方面都能领悟。”本篇每一段的抒情,实际上都“欣慨交心”,内含丰富,耐人回味。
        从“已矣乎”到篇终,有感于人生短暂而强调顺应自然。前四句从上段的结句说起,照应篇首,谓去日苦多,“心为形役”的状况不能继续下去,总是“今是昨非”之感,一篇之中,不惜三致意焉。“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二句,既否定了世俗的功名富贵,又否定了宗教的彼岸世界,这在士风忙官、佛老盛行的东晋时代,境界不可谓不高。陶渊明的人生态度是任真的、实际的,他要通过劳动和咏吟,用双手和心灵,求得人生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农闲可以出游,农忙则悉心耕作,丘壑万象,奔赴眼底,皆为诗材。自然、劳作、艺术,就构成陶渊明充实的人生。“乘化归尽”即顺应自然潇洒过一生,是陶渊明人生哲学的概括。
        全辞四段基本上合于起一承一转(高潮)一合的节奏。艺术表现上颇具特色,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抒情的欣慨交心;形象的疏朗饱满(自然的和人事的);结体的反复唱叹(欣与慨的内容于一篇中皆三致意);行文的骈散有致(骈偶处多为佳句);语言的平易流畅;风格的自然妍美。它为后世所重是理所当然的。欧阳修谓“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辞》而已”,《容斋随笔》载:“建中靖国间,东坡和《归去来》,初至京师,其门下宾客从而和者数人,皆自谓得意也。陶渊明纷然一日满人目前矣。”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