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将军挽歌

2022-08-04 可可诗词网-乐府诗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清]朱琦


        飓风昼卷阴云昏,巨舶如山驱火轮,番儿船头擂大鼓,碧眼鬼奴出杀人。粤关守卒走相告,防海夜遣关将军。将军料敌有胆略,楼橹万艘屯虎门。虎门粤咽喉,险要无比伦,峭壁东西峡,下临不测渊;涛泷阻绝八万里,彼虏深入孤无援;鹿角相掎断归路,漏网欲脱愁鲸鲲。惜哉大府畏懦坐失策,犬羊自古终难驯;海波沸涌黯落日,群鬼叫啸气益振。我军虽众无斗志,荷戈却立不敢前;赣兵昔时号骁勇,今胡望风同溃奔!将军徒手犹搏战,自言力竭孤国恩;可怜裹尸无马革,巨炮一震成烟尘。臣有老母年九十,眼下一孙未成立,诏书哀痛为雨泣。吾闻父子死贼更有陈连升,炳炳大节同崚嶒;猿鹤幻化那忍论,我为剪纸招忠魂。

        这是一首拟乐府诗。这首诗作于1841年,反映了鸦片战争初期的虎门战斗。诗中以敌军的强大和凶残,以及部分满清官僚和军队的“恐洋症”来反衬关天培将军的胆略和忠勇,歌颂了关天培将军以身殉国的英雄气概。全诗可分四层。
        起首四句为第一层,诗人先从敌军着笔,着意表现战事将临的紧张气氛。 “飓风”句写天气变化。晴朗的白天,狂风突然呼啸着卷地而来,天空随之阴暗、低沉下来。这种“山雨欲来风满楼”, “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景象令人感到异常的紧张和压抑,作者把战争放在这种恶劣的天气里来写,真切渲染出一种阴森可怖的战争气氛。下面的三句,作者从几个侧面写敌军的强大凶残,继续渲染这种可怕的气氛。“巨舶”句从视觉形象来写、当时英军的装备大大优于中国军队。其“坚船利炮”是奇异而可怕的,如山的巨船显示来侵之敌的强大。“番儿”句从听觉来写,隆隆的鼓声如隐隐的雷鸣,声声敲在人们心上,让人倍感敌军的可怕。船上的敌军露面了, “碧眼鬼奴出杀人”,英人金发碧眼如同中国传说中的鬼怪,在当时人看来,亦是非常奇异可怕的。他们登岸施暴,开枪杀人,毫不留情地揭开了战争的帷幕。
        第二层由“粤关守卒走相告”至“漏网欲脱愁鲸鲲”。写关天培将军的迎敌方略。强敌压境,其势汹汹,初时清军不禁有点紧张、忙乱。 “走相告”, “夜遣”生动传神地描绘了清军的骚动不安状,让人有历历在目之感。 “粤关”两句兼有过渡作用,将视线集中到关将军身上。面对强敌,关将军表现出过人的胆略,他调度从容,选准了主要防御地点——“楼橹万艘屯虎门”。至此,战争的焦点指向虎门。以下四句写虎门的形势。虎门是“咽喉”要道,英军入粤必经此地,而这里形势险要,易守难攻,号称“金锁铜关”,在这里作战,对清军十分有利。针对“涛泷阻绝八万里,彼虏深入孤无援”的形势,英人与其本土远隔万里烟波,在中国的海岸线上,他们孤立无援。一旦他们敢胆深入虎门要地,这只不可一世的老虎也就容易对付了。 “鹿角相掎断归路”,是说清军如果战略得当,利用地形,前堵后截,把敌军围困在虎门峡谷中,敌军必败无疑。诗情一张一弛,形成波澜。敌军虽然强大,但关将军不畏强敌,指挥若定。诗人运用了以强衬强的手法,以敌军之强大,更衬出关将军之胆略。
        自“惜哉大府畏懦坐失策”至“巨炮一震成烟尘”为第三层,写战事失利,关将军英勇殉国。 “惜哉”句转折突兀,但似断实连,前后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战斗实际上是失败了,而作者写的仿佛是胜券在操,这不能不引起读者疑问,下边就叙述战斗实际过程以释疑。诗人故作波澜,实出于痛惜战斗失利之情。大府,这里指力主妥协投降的两广总督琦善,在虎门战斗中,琦善拒发援兵,致使清军坐失良机,一败不可收拾。
        “海波”两句开始写战斗过程。诗人先借写景烘托战斗的激烈。暮色苍茫中,远处是如血残阳,近处是翻滚不已的海浪,战场的背景悲壮而又凄惨。敌军怪叫着,气焰越来越嚣张。由于大府畏懦失策,清军本已处于劣势,部分清军又同样畏敌怯懦,毫无斗志, “荷戈敢立不敢前”。就是素称骁勇的赣军,也同样望风而逃。与望风而逃的士兵恰成鲜明对比, “将军徒手犹搏战”,眼见敌军之势不可遏制,将军决心拼死一战以报国家。这种品格节操,实在可歌可泣。这一层诗人运用以懦衬勇的手法,突出表现关将军的忠勇。对比衬托之中,诗人的斥责、颂扬之情都是极其强烈的。
        “臣有老母年九十”以下为第四层,着重抒发赞颂、哀痛之情。“臣”,指关天培,这句写关天培的家庭情况,以身殉国的关将军上有老母,下有幼孙,但仍能舍家为国,这一点补叙,使将军的忠勇显得更加可贵、更为感人,诗人忍不住泪下如雨了。 “吾闻”两句补叙同时殉国的陈连升父子之事。 “炳炳”,形容光明。 “崚嶒”,高耸突兀的样子,这里比喻节操高尚。最后两句切题,诗人为烈士招魂来寄托悲愤、哀痛之情。
        这首诗写的极有波澜,由写敌军之强,到写关将军克敌有策,再到写战斗不幸失利,大起大落,诗情跌荡。虽写败仗,写挽歌,诗人激愤之至,悲不堪言,但又绝无靡颓唐之态,而是悲而不伤,悲而能壮,在对殉国英雄的热情赞颂中显露一种凛然刚正之气。
        诗人又善用对比手法,在鲜明的对比中,英军的强大、凶残,关将军的胆略忠勇,琦善及部分清军的怯懦畏敌都得到强化。全诗形象鲜明,用笔豪迈,唱出的不是丝竹般细碎而哀怨的悲叹,而是感情强烈,爱憎鲜明的强音。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