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留田行

2019-05-22 可可诗词网-乐府诗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汉]民歌


        田中有啼儿,似类亲父子。回车问啼儿,慷慨不可止。

        《上留田行》是汉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本篇在《乐府诗集》题下注中,未正式录出。《乐府诗集》引《古今注》说: “上留田,地名也。人有父母死不字其孤弟者,邻人为其弟作悲歌以风其兄。故曰《上留田》。”《乐府广题》说:“盖汉世人也。”但本篇所写为两儿或数儿共啼,与《古今注》所说不合。 《文选》卷二八陆士衡《豫章行》 “三荆欢同株”注: “古《上留田行》曰: ‘出是上独西门,三荆同一根生,一荆断绝不长。兄弟有两三人,小弟块摧独贫。’这才可能是《古今注》所说的《上留田》古辞。我们要读的这篇,当另是一首,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引李子德说: “似讽父之所后妇而不恤前子”,可参考。
        诗写的是这样一个小小的镜头:有人坐车从里中经过,看见有小儿在啼哭(两个或数个),看长相象是同父亲兄弟,因为小儿哭得太悲伤了,所以乘车的人走了过去又不能不回过车来,询问小儿哭的原因。听了小儿悲惨遭遇的诉说,他悲叹不止。孤儿的悲啼,是汉乐府民歌反映人民生活的一个方面,这首诗和《孤儿行》等篇一样,表现了对被抛弃蹂躏的孤儿的深切同情。有助于人们认识当时的社会现实。
        这首诗歌构思颇为新颖,开头两句从乘者眼中写啼儿,不蔓不枝又似在目前。后两句一问一悲,含无限情节于言语文字之外 ,萧涤非说:“啼儿答语,更不揭出,语极含蓄。”(《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不仅啼儿答语未揭出,作者已完全将啼儿抛置一边,只写问者之悲,他给读者留下的想象天地是无限的。王粲《七哀诗》:“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在写法上,显然受《上留田行》的影响又有发展。两诗相比,王粲诗激情有余而含蓄不足。
        余冠英《乐府诗选》认为此诗“不是全章”, 言之有理,按照叙事诗的要求,它确实需要补出许多内容。但汉乐府的叙事,常常不拘于事件首尾的叙述,而挑选最富有表现力的一点去集中描绘,这是一种成功的笔法,也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再加上任何内容,都会成为画蛇添足,破坏这首诗的简洁和含蓄美。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