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左传·文公七年》:“今君虽终, 言犹在耳, 而弃之, 若何?”
【故事】: 晋襄公死时, 太子夷皋年幼,赵盾等大臣认为,正在秦国做官的晋公子雍可以立为国君, 于是派人到秦国去接。当康公派军队护送公子雍回国时, 夷皋的母亲穆嬴坚持要立夷皋为国君。她跑到赵盾家去, 央求赵盾说:“襄公生前把这个孩子交托给你时说过: 这孩子如果成材, 便感谢你; 不成材, 便怨恨你。襄公才死不久, 他的话好象还在耳边。你怎么就把它抛在一边了!”赵盾和许多大夫没有办法, 只好改立夷皋为国君, 号称晋灵公。
【意思】: 说过的话还在耳边萦绕。犹: 还。形容别人的话说过不久,或对别人说过的话记得很清楚。
【古例】: 唐·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言犹在耳,忠岂忘心。”
分享到:
【故事】: 晋襄公死时, 太子夷皋年幼,赵盾等大臣认为,正在秦国做官的晋公子雍可以立为国君, 于是派人到秦国去接。当康公派军队护送公子雍回国时, 夷皋的母亲穆嬴坚持要立夷皋为国君。她跑到赵盾家去, 央求赵盾说:“襄公生前把这个孩子交托给你时说过: 这孩子如果成材, 便感谢你; 不成材, 便怨恨你。襄公才死不久, 他的话好象还在耳边。你怎么就把它抛在一边了!”赵盾和许多大夫没有办法, 只好改立夷皋为国君, 号称晋灵公。
【意思】: 说过的话还在耳边萦绕。犹: 还。形容别人的话说过不久,或对别人说过的话记得很清楚。
【古例】: 唐·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言犹在耳,忠岂忘心。”
发布时间:2019-03-29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chengyugushi/2238.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