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二)

    1.通“侍”,侍奉;侍候。
宋陈亮《何少嘉墓志铭》:“仲兄大雅以疾不涉事,少嘉時其起居,使得徜以自养疾。”
2.通“是”(“是非”、“是否”之“是”)。
《诗经·大雅·瞻卬》:“匪教匪诲,時维妇寺(侍)。”又《生民》:“時维姜嫄。”《晏子春秋·问》:“先其难乎,而後幸得之,時其所也;失之,非其罪也。”《韩诗外传》八:“文侯曰:‘怨乎?’曰:‘非敢怨也,時思也。’”汉赵壹《刺世嫉邪赋》:“春秋時祸败之始,战国愈复增其荼毒。”
3.通“是”、“兹”、“此”。按:《尔雅·释诂(下)》:“時,是也。”清郝懿行《义疏》:“時者,‘是’声之浮而轻者也,古人谓‘是’为‘時’,今人谓‘時’为‘是’。‘是’、‘時’一声也,‘時’、‘是’一义也。”《广雅》:“是,此也。”按:“時”本义为一年四季之“季”,《说文》:“時,四時也。”按:時,通“是”,“是”可训为“此”,故“時”通“此”。
《诗经·秦风·驷驖》:“奉時辰牡。”汉郑玄笺:“時,是。”《尚书·尧典》:“帝曰:‘我其试哉! 女于時,观厥刑於二女。’”战国楚屈原《天问》:“明明暗暗,惟時何为?”《史记·周本纪》:“我求懿德,肆于時夏,允王保之。”汉崔瑗《司隶校尉箴》:“自時厥後,或慢或迟。”《乐府诗集·唐祀九宫贵神乐章·豫和六首(之五)》:“如山之福,惟圣時对。”唐元稹《册文武孝德皇帝赦文》:“粤余何功,時帝之力。”宋沈遘《西京左藏库副使杨文广可供备库使》:“而朕为知人则時乃之功矣。”明周履靖《锦笺记·争馆》:“弗知还有時家个学生未读书。”
4.通“是”,善,正确。
《诗经·小雅·十月》:“抑此皇父,岂曰不時。”毛传:“時,是也。”清陈奂《传疏》:“言皇父之自是也。”又《大雅·荡》:“匪上帝不時,殷不用旧。”《传疏》:“是,善也。‘匪上帝不時’,言非上帝之不善是也。”
5.通“世”。按:说本徐仁甫《广释词》卷九。
《诗经·周颂·时迈》:“時迈其邦。”又《般》:“裒時之对。”(高亨《周颂考释》训“時”为“世”。)唐白居易《画竹歌序》:“协律郎萧悦善画竹,举時无伦。”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4-1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10410.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