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

    1.通“囿”,拘泥;局限。
《管子·山国轨》:“有田倍之内,毋有其外。”郭沫若等集校:“沫若案:当读为‘有田倍(培)之内,毋有(囿)其外。’盖有田者之疆界当於田内为之培,不得侵越壤土,设囿於田之外。”《穆天子传》卷五:“咎氏宴饮毋有礼。”刘师培补释:“有礼,当作‘囿礼’。无囿礼者,不域于礼也,犹今语晏会所谓不拘礼矣。”
2.通“又”,再;更;复。按: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有〕下云:“古假‘有’为‘又’字。”清王引之《经传释词》第三:“有又也。”按: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颐部》:“有,叚(假)借为‘又’。”
《诗经·邶风·终风》:“终风且曀,不日有阴。”汉郑玄笺:“有,又也。”(阴,阴暗。)宋朱熹注:“有,又也。言不旋日而又阴也。”《尚书·舜典》:“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春秋经》隐公三年:“日有食(蚀)之。”《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尤而郊之,罪又甚焉。”按:《史记》“又”作“有”。《穀梁传》成公三年:“有继之辞也。”《论语·公冶长》:“子路有闻,未之能行,惟恐有闻。”《荀子·哀公》:“士不信悫而有多知(智)能,譬之其豺狼也,不可以身迩也。”《吕氏春秋·胥时》:“王季歷困而死,文王苦之,有不忘羑里之醜。”汉帛书《老子》甲本:“玄之有玄,众眇(妙)之门。”《史记·孔子世家》:“於是肃慎贡楛矢不砮,长尺有咫。”《汉书·诸侯王表》:“昔周监於二代,三圣制法立爵五等,封国八百,同姓五百有馀。”晋王嘉《拾遗记·前汉(下)》:“言食者死而更生,夭而有寿。”隋李密《陈情表》:“臣密今年乃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唐裴守真《请重耕织表》:“奸伪由此而生,黎庶缘斯而苦,此有国之大患也。”宋杨万里《诚斋荆溪诗序》:“凡十有四月,而得诗四百九十二首。”元谷子敬《集贤宾·闺情》套曲:“刀搅也似柔肠断,爬推也似泪点垂,似醉有如痴。”《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
3.通“右”。
《敦煌变文集·百鸟名》:“陇有道,出鹦鹉,教得分明解人语。”
4.通“右(佑)”,“祐”,佑助,帮助。按: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颐部》:“‘有’假借为‘右’。”
《诗经·王风·葛藟》:“终远兄弟,谓他人母。谓他人母,亦莫我有。”高亨注:“有,借为‘佑’,助也。”《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周父鼎铭》:“有女(汝)多兄(贶)。”清阮元释:“‘有女’之‘有’当读为‘右’。言右汝之战功而加显贶也。”按:“右”又通“佑”。《墨子·非命(下)》:“恶乎君子,天有显德,其行甚章。”张纯一集解引庄(述祖)云:“‘有’当为‘右’,助也。”《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晋师伐之,中国不救,狄人不有,是以亡也。”《荀子·天论》:“愿於物之所以生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陶鸿庆注:“‘有’,借为‘右’,助也。”罗根泽注:“‘有’,借为‘佑’。”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4-1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10478.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