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友”,朋友,友爱,友好。按: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卷一上:“有,犹‘友’也。”又:“‘有’与‘友’古字通。”清钱坫《十经文字通正书》卷七:“《周书》‘友邦冢君’,《史记》作‘有国’。是(有)又与‘友’通。”按: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颐部》:“有,叚(假)借为‘友’。”
《尚书·秦誓》:“番番良土,旅(膂)力既諐,我尚有之。”按:清王念孙曰:“有之,谓亲之也。番,通‘皤’。旅通‘膂’。”《诗经·王风·葛藟》:“谓他人母,亦莫我有。”清陈奂《诗毛氏传疏》:“有,犹友也。”清王引之《经义述闻》:“有,谓相亲有(友)也。”《穀梁传》宣公十五年:“潞子离於夷狄,而未能合於中国,晋师伐之,中国不救,狄人不有,是以亡也。”《荀子·正论》:“不应不动,则上下无以相有也。”梁启雄释引杨树达曰:“有,相亲爱也。”《战国策·魏策(四)》:“有齐者,不若相人,齐必喜。”《吕氏春秋·无义》:“公孙鞅之於秦,非父兄也,非有故也,以能用也。”马叙伦曰:“有”或读为“友”。《广雅·释诂(一)》:“仁、龓、或、员、虞、方、云、抚,有也。”清王念孙疏证:“龓、或、员、方、云,为有无之有;仁、虞、抚,为相亲有之有。”《韩诗外传》卷七:“昔者吾有周舍有言。”按:《群书治要》、《太平御览》卷四百九十七引“吾有”作“吾友”。
分享到:
《尚书·秦誓》:“番番良土,旅(膂)力既諐,我尚有之。”按:清王念孙曰:“有之,谓亲之也。番,通‘皤’。旅通‘膂’。”《诗经·王风·葛藟》:“谓他人母,亦莫我有。”清陈奂《诗毛氏传疏》:“有,犹友也。”清王引之《经义述闻》:“有,谓相亲有(友)也。”《穀梁传》宣公十五年:“潞子离於夷狄,而未能合於中国,晋师伐之,中国不救,狄人不有,是以亡也。”《荀子·正论》:“不应不动,则上下无以相有也。”梁启雄释引杨树达曰:“有,相亲爱也。”《战国策·魏策(四)》:“有齐者,不若相人,齐必喜。”《吕氏春秋·无义》:“公孙鞅之於秦,非父兄也,非有故也,以能用也。”马叙伦曰:“有”或读为“友”。《广雅·释诂(一)》:“仁、龓、或、员、虞、方、云、抚,有也。”清王念孙疏证:“龓、或、员、方、云,为有无之有;仁、虞、抚,为相亲有之有。”《韩诗外传》卷七:“昔者吾有周舍有言。”按:《群书治要》、《太平御览》卷四百九十七引“吾有”作“吾友”。
发布时间:2019-04-1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10479.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