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方”。
《史记·张仪传》:“枋船载卒。”按:枋船,即《尔雅·释水》之“方舟”。唐司马贞《索隐》:“枋船,枋音方,谓并两船也。”
2.通“舫”,舟。按:参看清高翔麟《说文字通》卷八。
《後汉书·岑彭传》:“公孙述遣其将任满、田戎、程汎数万人乘枋箄下江关。”注:“枋箪,以竹木为之浮於水上。枋,即‘舫’字,古通用耳。”
分享到:
《史记·张仪传》:“枋船载卒。”按:枋船,即《尔雅·释水》之“方舟”。唐司马贞《索隐》:“枋船,枋音方,谓并两船也。”
2.通“舫”,舟。按:参看清高翔麟《说文字通》卷八。
《後汉书·岑彭传》:“公孙述遣其将任满、田戎、程汎数万人乘枋箄下江关。”注:“枋箪,以竹木为之浮於水上。枋,即‘舫’字,古通用耳。”
发布时间:2019-04-1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10646.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