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坿(附)”,附著;涂注。按: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需部》:“柎,叚(假)借为‘坿’。”
《仪礼·士冠礼》:“素积白屦,以魁柎之。”汉郑玄注:“魁,蜃蛤;柎,注也。”唐贾公彦疏:“以蛤灰涂注于上,使白色也。”按:清朱骏声谓借“柎”为“坿”,即“附”字。《周礼·地官·司市》:“其附于刑者归于士。”汉郑玄注:“故书‘附’作‘柎’。”
分享到:
《仪礼·士冠礼》:“素积白屦,以魁柎之。”汉郑玄注:“魁,蜃蛤;柎,注也。”唐贾公彦疏:“以蛤灰涂注于上,使白色也。”按:清朱骏声谓借“柎”为“坿”,即“附”字。《周礼·地官·司市》:“其附于刑者归于士。”汉郑玄注:“故书‘附’作‘柎’。”
发布时间:2019-04-1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10714.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