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留”。按:湖北江陵即三国时荆州,其城大北门为通往京都之门,官员升迁调职时皆出此门,送行官员在此折柳相赠,因“柳”、“留”谐音,折柳相赠有“挽留”、“留念”之意,故称柳门,意谓留门。
2.通“瘤”,肿瘤。
《庄子·至乐》:“支离叔与滑介叔观于冥伯之丘、昆仑之虚(墟),黄帝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之。”郭庆藩《庄子集释》:“家世父(即郭嵩焘)曰:《说文》:‘瘤,肿也。’《玉篇》:‘瘤,瘜肉’。……‘柳’、‘瘤’字,一声之转。”
3.通“绺”,量词,常用于髪、鬚等线状物。
《三刻拍案惊奇》第十回:“南边妆扮是三柳梳头。”《水浒传》第六十三回:“堂堂八尺五六身躯,细细三柳髭鬚。”
4.通“绺”。剪柳,即“剪绺”,做扒手,专在闹市中剪破别人衣袋行窃。
《广成子》二道童白:“你便说真方卖假药,我去骡马市剪柳,出桶子撞亮。”
分享到:
2.通“瘤”,肿瘤。
《庄子·至乐》:“支离叔与滑介叔观于冥伯之丘、昆仑之虚(墟),黄帝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之。”郭庆藩《庄子集释》:“家世父(即郭嵩焘)曰:《说文》:‘瘤,肿也。’《玉篇》:‘瘤,瘜肉’。……‘柳’、‘瘤’字,一声之转。”
3.通“绺”,量词,常用于髪、鬚等线状物。
《三刻拍案惊奇》第十回:“南边妆扮是三柳梳头。”《水浒传》第六十三回:“堂堂八尺五六身躯,细细三柳髭鬚。”
4.通“绺”。剪柳,即“剪绺”,做扒手,专在闹市中剪破别人衣袋行窃。
《广成子》二道童白:“你便说真方卖假药,我去骡马市剪柳,出桶子撞亮。”
发布时间:2019-04-1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10724.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