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交”(参看《小尔雅·广言》)。
《列子·周穆王》:“幡校四时。”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校’读作‘交’。”
2.通“交”,交战。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二十:“先皇帝与汴军校战,自始至终,马数蠆万,今有铁马三万五千,不能九州混一,是吾养卒练士将帅之不至也。”
3.通“交”,交往;交情。
唐张籍《送扬州判官》诗:“征南幕裏多宾客,君独相知最校深。”
4.通“交”。校椅,即“交椅”。
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下:“今之校椅,古之胡床也。”元李五《虎头牌》第三折:“他去那血泊裏难禁回忍,则着俺校椅上怎坐实。”《看钱奴》三〔逍遥乐〕曲:“听的道是儿愿爹爹寿命长,又见那校椅上顶戴着亲娘。”《古今小说》卷一:“公子掇一把校椅,朝上放下:‘请岳母大人上坐,待小壻鲁某拜见。’”
5.通“挍”,检数;计算、计数。按:《广雅·释诂(一)》:“挍,度也。”
《荀子·王霸》:“问君必将急逐乐而缓治国,故忧患不可胜校也。”《史记·平準书》:“京师之钱累百巨万,其朽而不可校。”(《汉书·食货志》同)南朝宋裴骃《集解》引如淳曰:“校,数也。”
分享到:
《列子·周穆王》:“幡校四时。”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校’读作‘交’。”
2.通“交”,交战。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二十:“先皇帝与汴军校战,自始至终,马数蠆万,今有铁马三万五千,不能九州混一,是吾养卒练士将帅之不至也。”
3.通“交”,交往;交情。
唐张籍《送扬州判官》诗:“征南幕裏多宾客,君独相知最校深。”
4.通“交”。校椅,即“交椅”。
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下:“今之校椅,古之胡床也。”元李五《虎头牌》第三折:“他去那血泊裏难禁回忍,则着俺校椅上怎坐实。”《看钱奴》三〔逍遥乐〕曲:“听的道是儿愿爹爹寿命长,又见那校椅上顶戴着亲娘。”《古今小说》卷一:“公子掇一把校椅,朝上放下:‘请岳母大人上坐,待小壻鲁某拜见。’”
5.通“挍”,检数;计算、计数。按:《广雅·释诂(一)》:“挍,度也。”
《荀子·王霸》:“问君必将急逐乐而缓治国,故忧患不可胜校也。”《史记·平準书》:“京师之钱累百巨万,其朽而不可校。”(《汉书·食货志》同)南朝宋裴骃《集解》引如淳曰:“校,数也。”
发布时间:2019-04-1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10725.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