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佼”、“姣”,轻侮。
《管子·牧民》:“不敬宗庙,则民乃上校。”闻一多集校:“校,读为‘姣’。《广雅·释言》:‘姣,侮也。’通作‘佼’。”
2.通“绞”,拧;扭紧;牢。
《周礼·冬官考工记·庐人》:“(擊)兵同强,举围欲细,细则校。”注:“郑司农(众)云:‘校读为绞而婉之绞。’”唐贾公彦疏:“勾兵手执处欲得细,细则手执之牢也。”又《弓人》:“中有变焉故校。”按:明焦竑《笔乘》卷六〔古字有通用假借用〕条云:“‘校’读为‘绞’。‘校’、‘绞’古通用。”《诸病源候论》:“口噤不得息,当校口。”
3.通“绞”,缠绕。
汉王充《论衡·雷虚》:“校轸之状,郁律㟪垒之类也。”
分享到:
《管子·牧民》:“不敬宗庙,则民乃上校。”闻一多集校:“校,读为‘姣’。《广雅·释言》:‘姣,侮也。’通作‘佼’。”
2.通“绞”,拧;扭紧;牢。
《周礼·冬官考工记·庐人》:“(擊)兵同强,举围欲细,细则校。”注:“郑司农(众)云:‘校读为绞而婉之绞。’”唐贾公彦疏:“勾兵手执处欲得细,细则手执之牢也。”又《弓人》:“中有变焉故校。”按:明焦竑《笔乘》卷六〔古字有通用假借用〕条云:“‘校’读为‘绞’。‘校’、‘绞’古通用。”《诸病源候论》:“口噤不得息,当校口。”
3.通“绞”,缠绕。
汉王充《论衡·雷虚》:“校轸之状,郁律㟪垒之类也。”
发布时间:2019-04-1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10726.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