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阃”,都城之门;泛指门限(槛)。
《礼记·曲礼(上)》:“外言不入於梱,内言不出於梱。”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本又作‘阃’。”《史记·孙叔敖传》:“王必欲高车,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梱。”《汉书·匡衡传》匡衡上疏:“福之兴莫不本乎室家,〔道之〕衰莫不始乎梱内。”唐颜师古注:“梱,与‘阃’同,谓门橛也。”《周礼·秋官·大司寇》“军刑”唐贾公彦疏:“梱外之事将军裁之。”
分享到:
《礼记·曲礼(上)》:“外言不入於梱,内言不出於梱。”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本又作‘阃’。”《史记·孙叔敖传》:“王必欲高车,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梱。”《汉书·匡衡传》匡衡上疏:“福之兴莫不本乎室家,〔道之〕衰莫不始乎梱内。”唐颜师古注:“梱,与‘阃’同,谓门橛也。”《周礼·秋官·大司寇》“军刑”唐贾公彦疏:“梱外之事将军裁之。”
发布时间:2019-04-1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10765.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