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浮”,飘(漂)浮。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六:“谢景鱼家有陈无己手简一编,有十馀帖,皆与酒务官讬买浮炭,其贫可知。浮炭者,谓投之水中而浮。今人谓之桴炭,恐亦以投之水中则浮故也。白乐天诗云:‘日暮半炉桴炭火。’则其语亦已久矣。”(按:今本白居易《长庆集》五二《和自劝诗》之一作“麸炭”。)
2.通“枹”,鼓槌。按:《说文》:“桴,栋也。”又:“枹,击鼓槌也。”
《礼记·礼运》:“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桴音浮,鼓槌。”《韩非子·功名》:“至治之国,君若桴,臣若鼓,技若车,事若马。”
[桴思]fusi
同“罘罳”,屏风。
《礼记·明堂位》:“疏屏,天子之庙饰也。”汉郑玄注:“屏,谓之树,今桴思也。”按:桴思,即“罘罳”,屏风。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字音假借》:“‘罘罳’可作‘桴思’。”
分享到: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六:“谢景鱼家有陈无己手简一编,有十馀帖,皆与酒务官讬买浮炭,其贫可知。浮炭者,谓投之水中而浮。今人谓之桴炭,恐亦以投之水中则浮故也。白乐天诗云:‘日暮半炉桴炭火。’则其语亦已久矣。”(按:今本白居易《长庆集》五二《和自劝诗》之一作“麸炭”。)
2.通“枹”,鼓槌。按:《说文》:“桴,栋也。”又:“枹,击鼓槌也。”
《礼记·礼运》:“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桴音浮,鼓槌。”《韩非子·功名》:“至治之国,君若桴,臣若鼓,技若车,事若马。”
[桴思]fusi
同“罘罳”,屏风。
《礼记·明堂位》:“疏屏,天子之庙饰也。”汉郑玄注:“屏,谓之树,今桴思也。”按:桴思,即“罘罳”,屏风。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字音假借》:“‘罘罳’可作‘桴思’。”
发布时间:2019-04-1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10766.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