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莩,草也。”张舜徽约注:“严可均曰:《韵会》七虞、《六书故》第廿四引‘草也’下有‘一曰葭中白皮’。”《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今群臣非有葭莩之亲,鸿毛之重,群居党议。”葭莩,苇子里的薄膜,比喻关系疏远。
通“殍”、“” piao
〔例一〕 《孟子·梁惠王》上:“民有饥色,野有饿莩。”莩通“殍”,饿死。饿莩,饿死的人。
〔例二〕 《孟子·梁惠王》上:“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莩通“殍”。殍又作“”。
莩,滂母、幽部;殍,並母、幽部。滂、並旁纽双声,幽部迭韵,属音近通假。
分享到:
通“殍”、“” piao
〔例一〕 《孟子·梁惠王》上:“民有饥色,野有饿莩。”莩通“殍”,饿死。饿莩,饿死的人。
〔例二〕 《孟子·梁惠王》上:“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莩通“殍”。殍又作“”。
莩,滂母、幽部;殍,並母、幽部。滂、並旁纽双声,幽部迭韵,属音近通假。
发布时间:2019-04-12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5102.html,转载请保留。